再說過了這兩座大殿,走出不遠就望見遠遠地一座高臺,這高臺比山還要高,正是世人所熟知的望鄉臺,這座望鄉臺傳說是南無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體恤眾生不願死亡、惦念家中親人的真情實意,發願而成,能讓亡故的靈魂,站在望鄉臺上最後的看一眼自己的家鄉,自己的親人。
且說遠遠望去,望鄉臺便發出陣陣幽光,坐臥路轉之勢,上可回頭瞻望,書寫三個赤紅大字望鄉臺,望鄉臺不知多高,有數不清的臺階,直到頂上才會有一方平臺,這平臺與陽世間相連,卻又有界壁相阻,只能望見家鄉親人,卻絕不可能回到人間,這也是最後一眼看到人間了,從此地便可以頭七還魂,不過過去的只是三魂之一的天魂,根本無法在家中流連,讓人感嘆良多。
“望鄉臺,望鄉臺,一望家鄉回不來,”劉浩東嘆息了一聲,一時間與李虎李大柱相望苦笑,半晌才幽幽地道:“不知道咱們上去能不能看到自己的家鄉,能不能看到自己的身體,現在還真是有些牽掛呢,就好像已經過去了許久了一樣。”
也難怪劉浩東發出感慨,走到望鄉臺剛好是進入進間地府的第七天,若是死人,走到了望鄉臺,幾乎就沒有還魂的可能了,陽間的肉身這個時候也差不多都到了黃金入櫃裝殮的時候了,但是對於劉浩東這三個活人來說,這幾天不吃不喝身體不知道受不受得了,真要是倒黴,這邊事情辦完了,那邊回去已經身體壞了,環還陽也還不了,說起來豈不是倒黴透頂了,就好像神話傳說中的八仙之首鐵柺李,不正是這個下場嗎。
“那我就帶你們上去看看吧。”馬太忠呵呵一笑,也能體會幾人的心情,畢竟一走就是七天,還不知道家裡變得什麼樣了。
眾人一怔,不由得歡喜起來,李大柱更是憨聲道:“真的能看看,也不知道春妮咋樣了,我還真挺掛念她的。”
看李大柱臉上少見的泛起一絲紅潤,劉浩東和李虎哈哈大笑起來,氣氛一下子就活躍了,就連馬太忠也不禁莞爾,只是領著三人朝上面攀去,這無數臺階,只能一步一步走上去,後來李虎曾經數過,說是望鄉臺有一萬二千八百二十一個臺階,只是為啥是這麼多臺階,卻實在是不得而知,畢竟那是觀音大士的事情,說不定也只是一時高興來著,當然也說不定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再說足足怕了好幾天,在這裡被無盡的念力所束縛,再厲害的身手也只能一點點的爬上去,一次想要走兩步臺階都做不到,更不用說其他的手段,甚至於越往上就越是走的艱難,臺階每一步有半人高,這樣爬上去也會雷格半死,不過馬太忠卻能如履平地,還告訴他們,這裡的臺階因為被念力所束縛,所以越是往上爬起來就越是吃力,而越是思念家鄉親人的就越是吃力,畢竟見一次親人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容易,正因為不容易才會格外的珍惜,上來的越是艱難就越是懂得親人的可貴。
劉浩東親眼看見一個女人幾乎是被念力壓的根本就站不起來,但是還是在努力地一點點的朝上爬,但是這一番磨難卻總是有希望的,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至於想馬太忠這樣無牽無掛的難怪上去那麼容易了,而且在望向臺上受過一些磨難,在閻羅王那裡又會減輕一些罪孽。
再說李虎爬起來也挺輕鬆,倒是李大柱最艱苦,這就看得出感情深淺了,劉浩東有些汗顏,只是眾人不管吃力不吃力,最終還是爬上了望鄉臺,也虧得李虎有那種閒心思,望鄉臺上一塊方圓不知多大的平臺,卻不止一個臺子,對著臺階的一側,每隔三十步就有一個突出的臺子,而望鄉臺的另一邊卻是一片白茫茫的霧氣,根本看不出什麼。
雖然有馬太忠,但是畢竟不好插隊,此時到了最後一眼,便是誰也不肯想讓,凡是上來的人都是牽掛著親人的,自然是不會謙讓,一個個在鬼卒的看顧下,老實的排著隊焦急的等待著,劉浩東也只好排在隊尾,這一等就是好些天,估計著又十幾天才算是到了劉浩東。
再說從望向臺上總有聽不完的哭聲,那些看見親人的鬼魂,有的趴在地上嚎啕大哭,有的會在一邊默默的流淚,那些眼淚落下去,便會成為那些茫茫的白霧,原來白霧是鬼魂的眼淚化成的,只等劉浩東登上望鄉臺才算是知道這個道理,站在望鄉臺上開始只能看見茫茫的白霧,那些淚水在白霧中翻滾,漸漸地才會撥開雲霧見到人間的一角,只有你真切的思念,那些遠處模糊的景象才會慢慢拉近逐漸變得清晰。
再說劉浩東望過去,心中先是想著孫倩倩和張曼,果然慢慢的景色變得漸漸清晰,就好像鏡頭被逐漸拉近,也不過片刻就看到了孫倩倩和張曼,讓劉浩東鬆了口氣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