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團的目標很大,所以很快就被清軍斥候發現,斥候立刻向指揮官進行了報告,駐守上海的清軍指揮官,可是林飛的“老朋友”了,他就是當年的天津總兵——羅榮光。
羅榮光是林飛時代的清國名將,在八國聯軍入侵清國的時候,羅榮光英勇無畏,最後以身殉國,在南洋世界大戰之時,林飛派出部隊奇襲天津,奪取了天津大沽口炮臺,生擒了羅榮光,還讓他去給光緒皇帝送信。
林飛佔領大沽口炮臺之後,一直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拒絕歸還,大沽口炮臺一直是羅榮光鎮守的地方,現在林飛拒絕歸還大沽口炮臺,羅榮光也就沒有了需要鎮守的地方,於是清廷一紙令下,把羅榮光調到了上海,擔任上海總兵一職,全力防禦林飛的入侵。
羅榮光聽說華夏軍派出了騎兵參戰,不知是計,果斷命令清國汽車兵出動,這次清國汽車兵出動的汽車有五十輛,指揮官和司機是美國人,美國人賣給清國汽車,本來想讓清國人自己使用的,可是清國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短時間內學不會,於是美國顧問們就親自上陣,當起了司機。
海洋之子號事件發生之後,美國人肺都要氣炸了,一心要找機會向華夏軍報仇,現在總算逮住機會了。
五十輛汽車風馳電掣,衝向華夏騎兵,華夏騎兵撥轉馬頭就跑,清國汽車兵在背後緊追不捨,一邊追一邊開槍,華夏騎兵為了不讓清國汽車兵殺傷自己,回頭扔出了煙幕彈,一片片濃煙隔在了清國汽車兵和騎兵之間,清國汽車兵看不見目標,也就沒有盲目開槍。
原來指揮清國汽車兵的美國指揮官不想浪費子彈,畢竟清國的子彈生產能力低下,雖然上海有清國最早的軍工廠——江南製造總局,可是這家工廠卻無法生產出馬克沁機槍的子彈,清國要用的子彈,都要從外國進口,現在華夏艦隊封鎖了上海港,外援一律進不來,清國汽車兵的子彈,打一枚就少一枚,所以美國指揮官命令清國汽車兵不準開槍。
清國汽車兵追著華夏騎兵跑了能有一公里,眼看清國汽車兵穿過煙霧,即將追上華夏騎兵,突然,華夏裝甲卡車出手了!
華夏裝甲卡車一直隱藏在一邊的樹林裡,駕駛員,機槍手、迫擊炮手等的是心急如焚,清國汽車兵終於出現了。
指揮官一聲令下,一百輛裝甲卡車如同出籠猛虎一般衝向清國汽車兵,裝甲卡車的指揮官也是仗著裝甲卡車身帶裝甲,皮糙肉厚,在戰前的作戰準備會議上,竟然讓裝甲卡車不需要開槍,直接用車身去猛撞清國汽車兵。
這可真是欺負清國汽車兵的車都是家用小轎車,在裝甲卡車面前如同玩具。
眨眼之間,衝在最前面的裝甲卡車就殺到了清國汽車兵的近前,一輛裝甲卡車重重地撞在了一輛小汽車的側面,裝甲卡車為了加強撞擊殺傷力,在車頭前面加裝了粗大鐵棒,這些鐵棒簡直就像戰艦衝角,直接頂破了小汽車那“薄如蟬翼”的車身,直接刺進小轎車內部,一個美國駕駛員當場被戳在了鐵棒上,一命嗚呼。
裝甲卡車的鐵棒只是掛在車身上的,和裝甲卡車的連線力並不大,重撞之下便脫離了車身,那些小轎車於是插著鐵棒翻滾起來,裡面的人都摔了出來,壓成了肉餅。
還有的鐵棒太粗了,沒能插進小轎車體內,直接把小轎車頂飛了,小轎車重重砸在地上,發出震耳的巨響……
裝甲卡車剛剛發起一波衝擊,清國汽車兵就損失慘重,五十輛小轎車,竟然被幹翻了將近二十輛,當然裝甲卡車也不是全無損傷,有的車頭裝甲也被撞凹陷變形了,有的裝甲卡車玻璃被震碎了。
清國汽車兵的美國指揮官急忙下令開槍,清軍使用的子彈,都是鉛頭子彈,鉛比較軟,射進人體之後會炸開,讓這種子彈有達姆彈的效果,可是鉛頭子彈在裝甲卡車的裝甲面前,簡直就像蚊子叮大象。
子彈叮叮噹噹地打在裝甲卡車上,有的甚至彈開殺傷了周圍受傷倒地的清軍,可是沒有一顆子彈能射進裝甲卡車。
清國汽車兵的美國指揮官可是怕死鬼,見到戰局不順利,立刻命令部隊撤退,清國汽車兵急忙調轉車頭向後面逃竄。
裝甲卡車比較沉重,所以速度比不上清國小汽車,不過裝甲卡車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有強大的機槍和迫擊炮,不過這個時候迫擊炮用處不大,機槍是最有用的,機槍嘶吼起來,洞穿了一輛輛小轎車,將裡面的人打成了篩子,失去了控制的小轎車撞樹的撞樹,側翻的側翻,有的還因為燃油被引爆而發生了爆炸,曠野上到處都是燃燒冒煙的小轎車。
美國指揮官所在的小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