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1 / 4)

小說:香港小亨 作者:卡車

雖然金庸是故意給黃玉郎下馬威,但是也意味著,金庸與黃玉郎之間的合作比歷史上提前了20多年!

歷史上,直到21世紀,金庸的小說才以每期一萬港元的改編價,授權給黃玉郎改編漫畫。不過那時候港漫的讀者數量,嚴重縮水,改編獲得的效益,肯定是不如80年代港漫黃金年代的!

玉郎國際提前改編金庸小說,也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內,香港的武俠漫畫,將會百花齊放!

張少傑的《大唐雙龍雙龍傳》、黃玉郎的《龍虎門》是此時的武俠漫畫的佼佼者!

而馬榮威的《中華英雄》還在準備期!

金庸的《天龍八部》、《神鵰俠侶》等等小說提前改編成漫畫,基本上能夠養活上百名漫畫人才。

多培養百名漫畫人才,對於港漫來說,太難得可貴了……張少傑開始欣慰想到,港漫啊港漫,加把勁吧!

內部提高漫畫數量、質量,外部拓寬香港之外的市場,以及向電影、電視劇、遊戲、動畫片領域拓展吧!

不說超過日本漫畫,也要成為僅次於日漫的全球第二大有影響力的漫畫製作基地!

中國的動畫事業,改革開放之後就是比較蹉跎!民國初年,20年代時期中國已經是最早製作動畫片的國家!而到了解放之初,中國獨樹一幟的傳統水墨動畫片,以及卡通童話片,製作水平上乘,屹立當時的世界巔峰之列。40年代至60年代期間,日本的漫畫、動畫大師,紛紛向中國的連環、動畫片取經。

但是,這多多年過於了,中國的動畫片製作一直是在吃老本,還是停留在50年代的水平。而且國內的動畫說教性質過濃,市場競爭能力不足。

所以,改革開發之後,日本動畫片逐漸被引進,中國國內的動漫,根本經不起日本動畫的衝擊!

香港的漫畫,也是比較遺憾,在70年代開始蓬勃發展,80年代達到巔峰。但是港漫沒有及時的擴充套件到ACG產業一一“小說+漫畫+動畫+遊戲+周邊商品”全產業鏈運營,才是王道!

中國國內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為主的水墨動畫產業是衰落,張少傑是鞭長莫及,無能為力去拯救的。

畢竟那是體制內的國營企業,張少傑不過是一介香港平民,根本是沒能能耐去影響”上美影”這種國營電影機構。

但是,至少張少傑還能盡力的去改變港漫的歷史!

如果香港漫畫擴充套件成ACG產業,那時候中國近代史上一刻奇葩“水墨動畫”產業,或許能夠在香港這一塊市場,重新給救活過來……

(未完待續)

第123章 震動臺灣電影市場!

80年代的臺灣,雖然在經濟規模上還不如香港發達。不過,香港僅僅有500萬人口,而臺灣則有2000萬!

雖然此時臺灣的人均收入不如香港,但是整體而言,臺灣也算是亞洲較為發達的經濟體。

況且,臺灣還是和香港一樣屬於中華文化體系,在內地文化還處於相對封閉的情況下,臺灣市場對於香港娛樂文化產業的重要性,僅次於香港的本港市場。

1980年的7月,臺灣。鄒文懷、許冠文赴臺宣傳《摩登保鏢》,取得了驚人的效果。

整個臺灣電影票房的重鎮一一臺北!

一夜之間,滿大街都是《摩登保鏢》的海報,臺灣的備大電視臺、報紙、廣播,也是紛紛的爆出各種相關的新聞。

事實上,在《摩登保鏢》此前在香港票房連破三道門檻16夭時間破香港本港票房記錄,一週破千萬港元歷史記錄,一月之間創2700萬港元票房,估計破3000萬也是可以。

這樣的票房奇蹟,由不得臺灣的媒體不由的爭相報道。

《摩登保鏢》挾著在香港票房市場創下天價票房記錄的聲勢,登陸臺灣市場……整個臺北,第一天午夜場的時候,下班的工人,放學的學生,以及家庭主婦、退休老人,全家老幼,無數的市民,紛紛的走向了電影院中。

臺北的電影院,有30多家電影院,一共有50多塊的銀屏,1萬多張電影座位!

原本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已經算是電影院資源非常豐富的了。

不過,一夜之間,居然有超過10萬人走上街上,紛紛到各大電影院看《摩登保鏢》!

在7月15日午夜,臺灣當局,甚至派出了大量的警察,去街頭維持秩序….,毫無疑問!

大賣了…..夜晚從6點開始,一直放映到午夜12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