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84 一場突如其來的電子瘟疫 上(2 / 3)

資訊,判斷是自然人類,才允許進入。

仿生機器人使用的人造組織的dna鏈,與自然人的基因編碼是完全不同的。

換句話說,這座瘟疫研究中心只允許人類進入。

問題來了。經過極愛混成藥劑雙重強化的昆蒂娜,和攜帶由超級基因的格林達姆,都不算普通人類。無法開啟這扇大門。

機器章魚就更不用說了。

更關鍵是,訪客必須親自站在門前特定的位置,觸發壓力感應器,進行**掃描,才能進行准入與否的判斷。杜絕了駭客入侵的可能。強行闖入也不是個好的選項。因為一直帶電的研究中心,值守。萬一強行闖入,啟用了中心的自毀程式,那就得不償失了。

怎麼辦?

“還記得控制室裡,那些人類操作員的乾屍嗎?”伊俄想到了密室謀殺案的那些屍體。

“幾百年過去了,人死後dna能儲存這麼久嗎?”格林達姆問道。

“可以的。”伊俄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人類dna在身體的每個部位都可以提取。包括毛髮、骨骼、血液和肌肉等等。正常情況下的死亡,如果遺體完好,dna在自然環境中儲存幾百年是完全沒問題的。更何況骨骼、毛髮都比較穩定,腐蝕相對緩慢。我掃描過,那些身穿防護服的乾屍,儲存完好,可以成功提取到完整的dna。”

“還等什麼?”昆蒂娜一聲令下,幾隻章魚哨兵立刻原路返回,將一個穿著防護服的乾屍轉運過來。

“希望門禁沒有**檢測這一項。”伊俄笑著打趣。她其實說的是一個邏輯漏洞。門禁只允許人類透過。那麼有沒有更詳細的區分死人和活人呢?

當一隻機器章魚用觸手託著這具乾屍,將雙腳輕輕落在檢測環內時,壓力感應器立刻被啟用。

由門禁上的電子眼射出的鐳射光帶,上上下下,詳細掃描完這具乾屍後,叮咚一聲,球殼狀的大門緩緩向上翻起。

“成功了?”格林達姆還有些不敢相信。竟然……乾屍的dna也能透過?

“嗯,成功了。”昆蒂娜似乎在想些什麼。

“這就是智慧和智慧的區別。”伊俄吁了口氣:“如果門衛是個像我一樣的程式人,絕不會讓你們矇混過關。”

“說的對。”格林達姆輕輕揮了揮手,章魚哨兵立刻飛入中心。

進入中心前,昆蒂娜下意識的掃了眼身旁不遠處黝黑的地下斷層。心中一動,一隻警備章魚立刻飛起,附身衝下了深淵。

百眼巨人號上的章魚哨兵,與原先遊蕩在地下管線,守護機器城市的機器章魚最大的不同就在於,章魚哨兵擁有來自飛船主機的防火牆,能在一定程度上抵禦電子幽靈的入侵。

“好先進。”這是進入瘟疫研究中心的格林達姆的第一感官。

話說,既然是一座科研中心,顯然比地下礦場的裝置要先進的多的多。又因為是研究電子瘟疫的科研基地,所以中心內部,並沒有史前到處可見的機器造物。除了一臺依然在兢兢業業值守著的主機,並沒有多餘的人工智慧裝置。

“已解除警報程式,正嘗試入侵系統核心。”伊俄也沒閒著。

“小心。別被瘟疫感染。”昆蒂娜急忙叮囑。

“收到。”很快,默默運轉了數百年的研究中心主機,就被伊俄攻陷。還是那句話,在強大的程式人面前,再嚴密的主機系統也不過等同於兒戲。

基地構造緊跟著送入兩人的終端。

整個研究中心就好比一個巨大的圖釘,深深釘入地下巖體,一直連到地熱層。

維持研究中心正常運轉了數百年的熱能,大約有一半來自放射性物質衰變,另一半則是從地球形成時儲存至今的原始熱量。據估算,地球內部由放射性元素衰變而產生的熱量的平均值為:5萬億億卡/年。而地下熱能總量,約為地球的煤全部燃燒所放出熱量的1.7億倍。

這說明,地球內部有一個龐大的熱庫。

而且從地球誕生之日起就不間斷的釋放了45億年。

“咦?還有個核心體。”小心加小心的佔領了主機的伊俄,又有了新發現:“諸位,在這座研究基地的內部,還有一個叫核心體的二層基地。核心體與研究中心完全隔離。資料顯示,核心體包裹著瘟疫現場。機器人感染者的遺骸,都封存在核心體內。”

“所以,史前人類建造了兩層基地來保護瘟疫現場。”昆蒂娜旋即說道:“找到二層入口。”

“找到了。”伊俄迅速標註出路徑。沿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