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這也符合他們對於大資本家的一貫預期。無利不起早。吳塵之所以拋一個大蛋糕給工會,歸根結底還是想攫取更大的利益。然而這個甜美的大蛋糕,工會卻無力拒絕。因為這是紐約地鐵人一百年的夢啊!
給了足夠的利益驅動,工會開始發揮強大的能量。
甚至剛剛過了一晚,紐約市長就親自打電話過來,詢問吳塵的真實想法。得知吳塵確實想要修這條地下鐵之後,紐約市長立刻放下心來。話說,在他的任內,完成這條百年地鐵,解決數千甚至數萬人的就業,將是多麼大的一筆政治資產!
下個任期指日可待哇!
工會自下而上,市長自上而下,夾在中間的大都會運輸署連遭上下夾攻,左支右絀,頓時就尷尬了。
被反反覆覆的操幹,裡外不是人了很久,一拍腦門,悟了。老子智障啊!這尼瑪分明都事先商量好了哇!
障礙全部掃除,一切都水到渠成……
等第二大道地鐵線滿血復活的訊息,被市政廳證實,又看到對外公佈的最終設計方案,所有人這才幡然醒悟,吳塵下了一盤好大的棋!
當然,這還都是後話。
結束與工會的商談,吳塵剛剛趕回白天鵝,一個匿名電話緊跟著響起。吳塵試著接通,一連串的咳嗽之後,一個蒼老的聲音,有氣無力的開口:“你是吳塵麼?”
“我是。”吳塵已經猜到她是誰了。
“你好,年輕人。娜塔莎讓我打個電話給你。”
“是的,沒錯。您在哪?”吳塵果然沒有忘記寡姐的叮囑啊。
“請到這個地址來。”智慧手機迅速標註出‘舞蹈老師’所說的位置。對比通訊終端定位,確定是同一個地址。
“好的。”吳塵友好的結束通話了電話。
想了想,又給寡姐去了個電話。結果卻顯示不在服務區。然而服務區是什麼鬼?習慣了隨叫隨到的量子通訊,吳塵越來越不適應這些低技術含量的落後科技了呢。
座標位於紐約的皇后區。
皇后區是紐約五個行政區當中,面積最大的一區。以人口多元著稱。除白人約佔半數以外,亞洲裔、拉丁美洲裔、非洲裔人口所佔比例,均高於全國平均值。亞裔人口當中,又以印度裔、華裔、韓裔三者為大宗。亞裔人口集中的法拉盛(flushing)、艾姆赫斯特(elmhurst),拉丁裔集中的牙買加(jamaica)等區內主要商圈。
皇后區最好的地段,應該屬於森林小丘(foresthill)。住宅都是townhouse(類似聯排別墅),是中上階級嚮往的居住地,紐約最搶手的住宅區之一。
吳塵的目的地,就是這裡。
一棟精緻的三層別墅。
及腰的矮牆和黑鐵欄杆,包圍著一座美麗的私家花園,花園中還有一座精緻典雅的噴水池。美麗的自然美景,卻久無人打理,充滿了旺盛的野趣。站在似乎也少有人光顧的入口,吳塵按響了門鈴。
稍等片刻,黑欄杆大門自動彈開。吳塵推門而入,沿著碎石子鋪設的道路,走上了門廊。
別墅的門也和院門一樣自行開啟。吳塵嗅了嗅,陳舊的空氣中似乎透著淡淡的朽木的氣息。就如同長久浸泡在水中的木頭所散發出來的氣味。吳塵曾在梅雨季節去過安徽的西遞宏村,那些百年木樓就會散發出類似的氣息。
紐約應該也是一個多雨的城市。
“紐約的雨是流亡者的雨。它豐沛、連綿、密集,不知疲倦地在高聳的水泥樓宇之間向著街衢傾瀉而下,街道頓時沉入幽暗之井。躲進計程車,紅燈停、綠燈行,面前的雨刷單調地快速擺動,把紛至沓來的雨水從擋風玻璃上掃到一邊,你會驀地恍若落入陷阱。你確信,如此行駛幾個小時也逃不出這些方塊囚室或水塘,涉過一個又一個水塘,卻無望見到一座山岡或者一棵真正的樹。白慘慘的摩天大樓在灰色霧靄中若隱若現,如同為亡者之城而立的一座座巨大墓碑,樓身似乎微微搖擺。這個時辰,人走樓空。八百萬人口、鋼筋水泥的氣味、建築者的瘋狂,而那直插雲端的卻是寂寞。就算我把世上的人全部抱住,也絲毫保護不了我。”(加繆:《紐約的雨》)
走進這棟別墅,吳塵忽然有一種莫名的觸動。雖明知外面陽光明媚,鳥語花香,可他的心情卻如同紐約的雨季一樣,灰暗而沉悶。
這是流亡者的別墅。
正如黑寡婦的身份一樣。
充滿了50年代的豔麗糖果色,在一層的客廳和樓道間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