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2 / 4)

小說:膽小鬼07年2期 作者:標點

創作現狀

無論出版市場的無序和底氣不足,還是期刊市場的爭風吃醋,都引出了一個問題:恐怖作品的創作。

出版商的戰戰兢兢,正好說明了目前恐怖文學創作力量的薄弱和不堪一擊。必須承認,目前從事這一領域寫作的作者數量日趨龐大。但是,數量不等同於質量這一點我們都明白。和出版以及期刊一樣,很多作者也有取巧和趨眾心理。這似乎是經濟社會所難以避免的——恐怖作品的容易出版和發表陣地的增多,使越來越多的人投入了這一領域。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類作者是由純文學作家轉型過來的,他們無法忍受或者不甘於文學的清苦;另一類是初學寫作者,他們發現了這一成名立腕或者填充腰包的捷徑。無論哪一種,都被輕易得來的所謂名頭和成功所蠱惑,他們的寫作像流水線一樣,定期生產多少產品,這其中無疑包括很多殘次品,鮮有精品。也正因如此,我更願意稱他們的這種寫作為製作而不是創作。

其實正是因為初期出版的不加節制,使得恐怖型別出版市場魚目混珠,雜亂不堪。精品被淹沒了,同時也使得讀者學會了理性消費。

期刊市場的情況似乎正好相反——恐怖型別作者們依然熱度不減。這又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事實上在中國,恐怖文學並不是走向沒落,而是還沒有真正開始。沒有出現領軍刊物,也和沒有刊物能推出一批有分量的作者有關。前面說過兩類作者,他們都無法扛起恐怖文學的大旗。我們需要的是第三類人,是那些真正在寫作,而不僅僅是為了謀取稿費或版稅的作者——這部分人很少。很多作者,出發點都很單純,但是在過程中被異化了。

虹橋門戶網。

第57節:殭屍夜行生人迴避 文/遊醫(1)

恐怖文學,不應該只是血腥暴力,也不是懸疑。

目前國內恐怖型別的寫作,多半走了這兩個誤區。無疑,血腥暴力是恐怖的,但並不是骨子裡的恐怖,而是視覺和感官刺激下的恐怖。以血腥和暴力來嚇唬人,還屬於恐怖的初級階段。真正的恐怖,應該是心理恐怖,深入骨髓的,無法言說的。那麼,真正的恐怖作品,就像《膽小鬼》的廣告詞一樣,是致力於“心理探索”。很多作者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儘可能避免血腥和暴力,卻又走進了另一個誤區:懸疑。國外尤其是西方的恐怖作品,多半是靠懸疑制勝。但是這和他們的文化有關。同樣是懸疑,到了中國,可能可以幫助你寫出一個經典的故事,卻無法成為恐怖精品。懸疑是寫作技巧之一,是用來為主題服務的,卻不應該喧賓奪主,成為作品的第一元素。在恐怖文學創作中,恐怖永遠是第一元素,其次才是懸疑等種種技巧。

還有另外一個誤區,就是語言。這是新手容易犯的毛病。似乎把語言美到極致,就是讀者最想要的。事實上不是。讀者想要的是恐怖,不是美。美和恐怖不是絕對對立,但是往往難以共存。好的語言,無疑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很享受,對整篇作品是一種加強和補充,必不可少,但是和懸疑一樣,不能喧賓奪主,否則就會淡化恐怖的力量。

那麼什麼才是好的恐怖作品?

我喜歡的恐怖作品,是那種語言乾淨簡潔,像說話一樣,娓娓到來,不緊不慢,你不知不覺隨著作者的敘述把心提到嗓子眼,再放下來,再提起來……這樣,語言、懸念、恐怖,一個都沒有少。這是高手的水準。

值得欣喜的是,在閱讀恐怖作品,尤其是閱讀《膽小鬼》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批很有特點和潛力的作者。比如紙裁縫、貓小九、小妖尤尤和快刀等新作者。他們沒有叫得響的名號,甚至創作技巧方面還有著種種不成熟,但是他們用作品贏得了讀者的尊敬。和那些所謂名家相比,我寧願相信他們可以成為未來恐怖文學的中堅力量。

殭屍夜行,生人迴避

——香港十大殭屍片回顧

文/遊醫

對於鬼片的記憶,一半是由林正英和他的殭屍片開啟,一半是由寧採臣和聶小倩描繪的。香港的殭屍片雖承受西方吸血殭屍故事的啟蒙,但就是在借鑑的基礎上,中國傳統的湘西趕屍文化以獨特的魅力推動了恐怖片長河中獨具特色的中國殭屍片型別的誕生。

(編者按:外國吸血殭屍的產生由病毒引起之說,中國殭屍多是生前怨氣鬱結嚴重的人,死後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容易發生屍變,一旦變成殭屍就特別兇猛,只要聞到活人氣就要吸人血。殭屍的形象以清代的官員為代表,他們臉色蒼白灰敗,男人身穿黑色官服,女人衣裙鮮豔,頭戴飾物。)

1◆《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