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翼崩潰,四周全都是敵人。士氣頓時受到重挫!小幅度的崩潰已經發生!
“全軍出擊!趁著這個機會,將敵人全部殺死!!!”眼看著敵人亂作一團的樣子。蘇拉將軍興奮的大喊著。而他身邊,將領衛隊的騎士們也吹響了號角,近四萬諾曼聯軍精神為之一振,攻勢再添三分猛烈。而一直等待著的驃騎兵千人隊也催動戰馬,以百人隊為單位穿插進了戰場之中。揮動馬刀瘋狂砍殺著。
“不要後退!不要逃!戰鬥,快點繼續戰鬥啊!!”
在諾曼聯軍的全面進攻之下施瓦本軍隊最終崩潰了。儘管亨利公爵拼命的呼喊許諾重賞砍殺逃兵。但是在極端的恐懼下,施瓦本軍隊仍舊沒有哪怕一個士兵聽從他的命令。轉過身來再次與敵人作戰。
在血色夕陽之下,戰爭的勝負終究揭曉。完全不令人意外,佈置伏兵,好整以暇,軍隊還比敵人多了兩倍以上的諾曼軍隊大獲全勝。斬殺無算。大批施瓦本士兵,貴族投降,並且在這之後,便被逼迫著向諾曼皇帝——也就是現在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偉大的埃吉爾.斯卡德拉格里姆松宣誓效忠。而施瓦本公爵亨利也實現了他的諾曼,在精疲力竭之後仍舊堅持戰鬥,最終被一群諾曼民兵刀斧交加,砍成了肉醬。
首戰告捷。至此,羅馬教廷一系的一大諸侯國覆滅。諾曼聯軍得以長驅直入,南下施瓦本,遠眺阿爾卑斯山。乃至挺近北義大利。
“哦,獲勝了啊。”在接到了先鋒軍獲勝的訊息之後,埃吉爾顯得很平靜。對於這位自視甚高的皇帝來說現在,在這種情況下獲得勝利是板上釘釘,沒什麼值得高興的。而對於註定要捨棄的南德意志的領土,埃吉爾也同樣的不感興趣。他現在正在消耗精力揣摩的,是另外一件事情——如何向羅馬教廷,革除了他的教藉這件事情回擊。
雖然說偽信徒的埃吉爾,對於教藉不教藉什麼的並不在乎。而德意志邦國的黑森,勃蘭登堡,奧地利,乃至現在不知道還算不算是神聖羅馬帝國諸侯的勃艮第,這些國家都是經歷了海了去的神聖羅馬皇帝與羅馬教皇的對立。知道在歷史上,被神羅皇帝砍死的教皇有的是。所以也並不太在乎這個。而匈牙利的經濟現在嚴重依賴諾曼帝國,不列顛更是埃吉爾最堅定的盟友。這六個國家的君主,基本也都和埃吉爾一樣,並不把教皇的革除教藉的懲罰看的太嚴重。
但是,幾個國家的國君這樣想。卻並不代表這些國家的貴族,平民們也這樣想。在這個矇昧,迷信的中世紀,即使是自詡人文光芒普照的東羅馬帝國,又或者是自詡為新秩序的諾曼帝國,信仰也是一種非常,非常巨大的力量。在飠情況下,民眾和貴族們會變得不安。有野心,或者對於現任統治者不滿的人們,也會以此為藉口豎起反叛的旗幟。
“最近一段時間,朕對於領地內的貴族們似乎稍微苛刻了一點點。所以說,會不會有人想不開,非要在這個節骨眼上跟自己的性命過不去呢?”埃吉爾一邊說著自認為很好笑的話,一邊將一份剛剛書寫好的文稿遞給了侍立在一旁,看上去很無聊的瑪麗婭,這樣命令道:“將這份檔案拿走,再好好抄錄一遍。然後讓人送到情報體系那裡,要他們將這份檔案抄錄多份,傳遞到帝國各個行省,各個重要城市,再送給勃艮第,匈牙利,奧地利,黑森和勃蘭登堡各一份。記住了麼?”
隨著埃吉爾一邊說話,瑪麗婭就一邊喃喃的小聲將他的命令一點點的重複了一遍。聽到埃吉爾問她,她就點頭說記住了。埃吉爾再要她複述一遍。果然是一字不差。讓埃吉爾再次感慨果然人都是有自己的特長的。就算是這麼傻的小修女……對了,現在也不算小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瑪麗婭也已經十九歲了,蘿莉屬性消失了好多。雖然仍舊和以前一樣笨手笨腳的……
這一份文稿,便是埃吉爾對於羅馬教廷將他革除教藉的回應。書記官塔列朗的記錄,以及埃吉爾身邊的傳記作者和史官,這些人稱呼這份文稿為“西元一零零七通告”。以示其重要性和歷史性。
而埃吉爾,以及宣佈,張貼這份檔案的諾曼帝國官方,以及諾曼帝國的其他五個盟國(不列顛王國遍地都是諾曼官員,政策,制度,法律與諾曼帝國高度一致。基本可以視作一國的……話說讀者中有把不列顛和諾曼看成兩個國家的嗎?)。這些人在宣告這份檔案的時候,所使用的名稱則是這樣的:
至聖,歐羅巴,阿非利加,亞細亞乃至亞特蘭蒂斯的最強者,諾曼帝國斯卡德拉格里姆松(埃吉爾以姓氏為尊號,這個設定大家還記得嗎),羅斯,波蘭,立窩尼亞,烏克蘭,克里米亞,莫斯科的沙皇,神聖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