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3 / 4)

就這樣,諾曼與凱爾特聯軍不緊不慢的保持著一定距離,跟在敵人後面。直到到了亞歷山大城下。當敵人守軍計程車兵開啟城門,放潰兵進城的時候,才再次,突然地加快了速度。衝了過去,揮舞著大劍戰斧砍開了一條血路。奪取了城門!

“好了,這樣一來,亞歷山大就是本宮的囊中之物了!!”阿爾託利亞這樣高喊著。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她麾下軍隊的喜悅,興奮的喊叫聲,以及阿拉伯軍民的哭喊聲。與性格悲天憫人的貞德不同,阿爾託利亞崇尚暴力,喜歡殺戮。儘管手中的軍隊不如貞德的多。但是,他們將要在亞歷山大造成的破壞,絕對要比在大馬士革造成的更大。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正如同阿普拉克辛所說,阿爾託利亞所預料的那樣。渡海的凱爾特軍隊,以及諾曼艦隊仍舊倖存了許多。而且在度過風暴之後,又繼續的向著亞歷山大前進了。就這樣,經過了半個月時間的休整,半個月時間的搶劫之後。在四月份的時候,阿爾託利亞的軍隊重新膨脹到了四萬人——其中兩萬名,是凱爾特軍隊和諾曼水兵。而另外的兩萬。則是強制徵召的亞歷山大,以及亞歷山大附近的阿拉伯居民。

第八十六章 開羅

當時,阿普拉克辛的思想是這樣的:對方可是敵人的大本營,雖然正規軍的數量並不是很多但是隻要一聲令下的話,那麼動員十萬大軍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我們最好取消此次進攻的計劃。

然而呢,阿爾託利亞心中所想的卻是這樣:埃及,得益於尼羅河的泛濫,先進的農業科學。所以人口數量眾多——然而,那眾多的人口,在被敵人,被異教徒利用的同時,難道就不能為我們所利用麼?

“敵人的數量越多越好,因為他們數量有多少,就意味著本宮能夠奴役的數量有多少——以異教徒來攻打異教徒。這便是本宮將要做的事情。”

當時,阿爾託利亞這句霸氣十足的話,被隨軍的書記官記錄了下來。成為了諾曼人民以及凱爾特不列顛人心中的又一句名言。同時也成了其他種族的,所謂的“諾曼霸權主義”的又一個有利證據。

不過隨便啦。話說當年凱撒我來,我看,我艹。這樣的話說的也很流氓不是嗎?最後不也n多的人追捧嗎?

或者這是因為羅馬帝國如今已經消失了,不能艹他們的國家的緣故?

或許是這樣吧。

不過,總之,阿爾託利亞在埃及的一連串的行動絕對是與正義,光明或者其他類似的詞彙貼不上邊的。她大肆擄掠阿拉伯民眾。襲擊亞歷山大港到開羅城這一路上的所有村落和城鎮。將那些城鎮焚燒一空。將居民——無論男女老幼,都一率用繩子捆在一起,十個人一組。強行驅趕他們,作為十字軍的炮灰來使用。

就這樣,當十字軍到達了埃及內陸,靠近尼羅河的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許多埃及王朝的首都。地理位置優越,同時極為重要的城市開羅的時候,十字軍麾下,像是這樣子的阿拉伯奴隸士兵,已經達到了五萬人。

這些人蓬頭垢面,營養不良。背井離鄉,妻離子散。而且很快的,就要死掉了。

在得知了亞歷山大港是被諾曼攻陷,而並非是之前傳聞中的,被海盜佔領了之後,開羅的守軍開始驚慌,並且忙碌起來——他們的主力部隊都集中在耶路撒冷。留在開羅的軍隊數量絕對不會超過五千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開羅守備將軍如臨大敵。發動了全城的百姓——而在得知,對方一路上燒殺擄掠的情況之後便又一邊詛咒著“異教徒魔鬼不得好死”。一遍將開羅周圍的村莊,鄉鎮的居民全部遷到城內來。

這樣的做法,雖然從人道角度講非常不錯。而且也給兵員不足的開羅提供了額外的守城力量。但是同時,也加重了開羅城內的負擔。好在埃及地區農業發達。在靠近尼羅河的這裡,在開羅城內,更是有前朝,有當今修建的大量糧倉。儲備了一段時間的麥子,雖然吃起來並不是太可口。但是非常時期也顧不上那麼多了,能有的吃就不錯。

總之,開羅方面的糧食問題暫時不用考慮。在守備將軍實行配給制度之後,城內的糧食足夠支撐一年,甚至還要多一些。再考慮到守城戰爭中傷亡的情況。這個數字可能還有繼續增加的可能性。

兵員充足,兵糧也不短缺。開羅更是一座守備森嚴,城牆高聳的大城市。而敵人卻是遠道而來,疲憊不堪。或者他們能利用一些詭計,利用偷襲的優勢將亞歷山大港佔據下來。但是說到開羅的話,可沒那麼容易了。

開羅的守軍這樣想。雖然在戰爭狀況下,但是士兵們都顯得較為輕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