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的話,那麼大家一起坐下來,和平友好的瓜分波蘭也不是什麼不可以的事情……
對於這件事情究竟能否辦成,埃吉爾不抱太大期望——畢竟列國都有列國的打算。對於匈牙利和薩克森來說,大波蘭地區是無論如何都想要吞併的。而對於莫斯科大公國以及諾夫哥羅德來說,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兩塊羅斯人聚集的地區也是肥美的嫩肉。當然,或許東羅馬想要將整個波蘭-立陶宛,連同其他那些國家——包括埃吉爾一起吞掉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埃吉爾目前仍然是一隻紅燒鯉魚而已,只不過比一般的鯉魚尾巴大了一點而已。他可從沒有妄想那些東歐,中歐的強國能賣自己的面子。
東羅馬或許會的……不過那是要在埃吉爾給巴西爾下跪的前提下。
不過聊勝於無吧。至少做了比沒做的好。這也是向其他國家散發出的一個訊號:勞資打累了,勞資不想擴張了,勞資人畜無害,比小白兔還善良可愛。就是這樣。
當然,那些國家的統治者是不是大腦進水了相信埃吉爾的話,那也是個問題。
在解決了外交問題之後——就算是解決了吧。至少送信之後等回信需要一段時間來著——就該是解決內政的問題了。而解決內政的話,目前最緊迫的,便是將自己手上剛剛得到的地盤全都吞下去。
最後,埃吉爾經過反覆稽核,將整個立窩尼亞,以及整個普魯士還有部分的波蘭地區做了如下劃分:
立窩尼亞,劃分為上立窩尼亞,以及下立窩尼亞兩個行政區。分別以里加和維爾紐斯作為首府。
普魯士地區,分為東普魯士,中南普魯士(包括部分波蘭領土),西普魯士三個地區,分別以柯尼斯堡,馬爾堡,以及但澤為首府。
這五座城市因為東歐,特別是條頓騎士團的戰爭,已經大部分被要塞化,工商業價值很低。不過周圍的領地和村莊倒是被開發的不錯。埃吉爾稍微思考了一下,決定遠保留馬爾堡,但澤,里加三地的城堡,以防禦南面混亂的波蘭地區,防禦神聖羅馬帝國,以及防禦東面的羅斯人。拆除柯尼斯堡,維爾紐斯兩地的大部分要塞結構,開埠通商,並且鼓勵手工業發展。之後將三月份的稅收都花在了整改這一片地區上面,給五座城市以及周邊村莊的農業設施都升了級,又修建了城市周邊的道路,加固了三座城堡的防禦。
埃吉爾之所以選擇繼續經營這一片地區,而不是將財政撥付到日趨平穩的英倫,或者開發的已經很好了的斯堪的納維亞,一個是因為東歐這一片地區的土地肥沃,適宜耕種,能養活更多的人口,並且還能夠繼續向外開拓,比另外兩個地區更有發展潛力,還有一個是因為這些地區剛剛收服,人心未穩,因此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建立官僚體系以及司法體系,改善人民生活,以安定民心,消除潛在的暴亂危險。還有一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此地三面與他國接壤,無論日耳曼人,波蘭人還是羅斯人皆為勁敵,更需要大力經營,增強實力。
於是,埃吉爾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正式將這一片環波羅的海地區的行政區劃分出來,又花了大價錢經營。接下來,便是對於軍隊的整編工作了。想到這件事情埃吉爾就覺得心痛——因為下達了初步動員的命令,因此這個月的稅收被削減了一部分,原本埃吉爾還盤算著在立窩尼亞和普魯士地區道路,連線城市來著。但是剩下的錢款卻不夠了。於是埃吉爾一盤算,覺得道路的事情可以稍息放一下,還是先將皇家騎士團重新恢復過來比較好。
戰爭結束,被動員的維京人,英格蘭人,凱爾特人和法蘭西人全帶著戰利品——以及親人們的屍骨回家去了。而海軍將士們要負責將他們送走,這樣一來,埃吉爾麾下的軍隊一下子下降了一半的數量,又只剩下了不到三萬人……
第三十二章 步入正軌
軍隊,仍然是軍隊,只有軍隊。軍隊是埃吉爾最大的依仗和最大的本錢——埃吉爾無論如何不會將軍權交給其他人。不論是神馬參謀部或者陸軍元帥都無法從他那裡將軍權拿走。絕對絕對絕對絕對絕對——
就是這樣。儘管已經想好了,預備著制定一整套的中樞管理機構。但是這其中並不包括軍方。儘管諾曼王國的領地已經增加了許多。但是軍事制度卻仍舊沒有太大的改觀。最多不過是增加了少量駐紮在各地的防禦部隊而已。真正的,有極強戰鬥力的,並且數量極多的軍隊仍舊跟隨在埃吉爾身邊,由埃吉爾親自指揮。
麻煩就稍微麻煩一點吧。
再次招募了一個和安德森的屬性大致相等——只是忠誠度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