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實不相瞞,我來這裡,確實是為了勸降吳將軍!”
此話一出,大廳裡的呂凱、王伉便是一番面面相覷,但吳懿的部下卻無動於衷的坐在那裡,靜靜的聆聽著他們的談話。
甘寧見吳懿沒有一點反感的表情,便繼續說道:“吳將軍好歹也是川中宿將,又和益州牧劉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逆賊張飛襲取了益州之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吳將軍居然投降了。這實在讓我感到十分的詫異,也是一直想不通的地方。不過,現在看來,我也不需要想通些什麼,只要吳將軍向投降張飛一樣,投降我大漢朝廷,相信以後必然會受到攝政王的重用的。”
吳懿緊皺著眉頭,如今巴蜀的形勢已經很明顯了,張飛大勢已去,和馬超、徐晃、龐統等人對峙在劍閣,而蜀郡、廣漢郡裡卻有黃權、王累、張松等人陽奉陰違,暗中謀叛張飛,南中更有孟獲造反,而漢軍也已然攻進了巴郡,巴郡太守,川中名將嚴顏陣亡。這一系列的訊息,都讓吳懿感到頭大。
也讓吳懿漸漸的感受到,張飛彷彿只是一個匆匆過客,奪取蜀地才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就又要面對傾覆的危險。而且這次前來傾覆張飛政權的人不是別人,而是正正經經,規規矩矩的漢軍,個個裝備精良,精神抖擻,且士氣高漲,加上如今天下幾乎都已經重新回到了漢軍的懷抱,唯獨西南一隅尚處在自立狀態,就算朝廷現在不前來征討,過不多久,漢軍還是會前來征討的。反正,益州是躲不過這樣的一劫,只能說,這是大勢所趨,並非某個人能夠阻止的了的。
吳懿第一次投降張飛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選擇了背叛劉璋,同時劉璋本人也並不是值得輔佐的明主,否則的話,他又怎麼會忍心背棄?
如今的吳懿,對劉璋的感情早已經斷絕了,而對張飛更沒有什麼感情可言,有的只是利益,自身的利益而已。
所以,對於吳懿來說,投降漢軍,和投降張飛沒什麼區別,就像是背叛張飛,和背叛劉璋也沒有什麼區別。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只要是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會過的更好一些。吳懿也不例外,這就叫做識時務。
“如果我不投降呢?”吳懿雖然內心裡面已經有了很明確的態度,但他還是故意詢問了一下。
“那就對不起了,那我們只能兵戎相見了。如今吳將軍面對孟獲所帶領的夷人大軍就已經很難對付了,如果漢軍再在吳將軍的背後騷擾,試問吳將軍能夠抵擋的住這樣的前後夾擊嗎?”甘寧問道。
吳懿搖了搖頭,說道:“那是肯定不能的。但是,有一種心叫做忠心,就算是死,也在所不辭。如果我們硬拼的話,我相信漢軍也絕對不會毫髮無損的。更何況,要我投降也不是不可能,關鍵是,我投降之後,又會得到什麼好處呢?”(未完待續。。)
744吳懿投降
甘寧笑道:“我離開蜀地之後,便去了荊州,在劉表手下當了部將,只可惜劉表有識人之能,卻無容人之度,受到蔡瑁的蠱惑,一直覺得我是賊寇出身,久留襄陽不好。所以,劉表便把我派往江夏,給黃祖當部將。再後來,我在和如今的攝政王的軍隊交戰時兵敗被俘而投降,短短的幾年時間,就已經當上了右將軍,連我這樣的人都能當上右將軍,又何苦吳將軍這種文韜武略的將才呢?”
雖然甘寧沒有直接回答吳懿的問題,但是卻用自己的事實存在在告訴吳懿,只要他投降,好處不會比他少。
吳懿回想起黃權給自己寫的信,既然黃權等人又秘密迎回了劉璋,又準備向漢軍投降,那即便是他答應了黃權,最後的結局還是要投降漢軍的,那他為何不自己在這裡就投降了漢軍呢?
“你們都是什麼意見?”吳懿環視了一下在座的張翼、雷銅、吳蘭、卓膺、費觀五個人。
這五個人都可謂是他的心腹,即便是吳懿自己想投降,在未搞清楚張翼、雷銅、吳蘭、卓膺、費觀等人的態度之前,斷然不會發話。
張翼、雷銅、吳蘭、卓膺、費觀五人都是跟隨吳懿多年的部將,也是吳懿推心置腹的好友,所以,吳懿所接到的資訊,他們五個人全都知道,如今的形勢如何,他們的心裡也都十分明白。
於是,只見張翼、雷銅、吳蘭、卓膺、費觀等人一起站了起來,不約而同的向著吳懿拱手。異口同聲的說道:“我等一切都以將軍馬首是瞻。”
吳懿的臉上露出了一抹久違的笑容。他要的就是這句話。這就說明,他部下的五個校尉,都跟他的想法一致,都願意投降漢軍。
俄而,吳懿又扭臉看了一眼呂凱、王伉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