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部分(3 / 4)

,楊阜的表兄姜敘映入了徐庶的眼簾。

姜敘,字伯奕,是天水郡冀城人,是楊阜親姑姑的兒子,比他還年長几歲,現如今任職酒泉郡的長史,負責統領整個酒泉郡的兵馬,隸屬於酒泉太守楊秋之部下。

除了姜敘之外,楊秋也是一個不容忽略的人物,此人文武兼備,既能上陣殺敵,又能治理地方,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當年馬超擊敗韓遂後,就曾經俘虜過楊秋,但是馬超並沒有殺楊秋,而是將其軟禁起來,直到楊秋肯為自己效力為止。

投降後的楊秋,因為自己不是馬超的舊部,所以為人處事都非常的謹慎,生怕出現一丁點的差池,即便是立了功也比較謙虛,從不敢隨便邀功,就連馬超的賞賜,也幾次三番的推脫掉了,實在推不掉的,自己也沒有留在身邊,而是悉數分賞給了自己的部下。

而楊阜的表兄姜敘,則是楊秋帳下的紅人,徐庶和楊阜的意思很明顯,他們想透過姜敘。拉攏楊秋。一起為朝廷效力。

如果可以的話。甚至還可以透過楊秋拉攏成宜,而巧合的是,楊阜的一個摯友梁寬,正在張掖屬國都尉成宜手下當記事。另外除了楊秋和成宜之外,金城太守蓋順、敦煌太守索廣,這二人也並非是馬超舊部,兩個人在涼州西部一帶均有名聲,當初之所以會選擇跟從馬超。無外乎是出於大局的考慮,如果他們兩個人知道馬超有割據涼州,稱雄西陲的野心,只怕也未必會對馬超死心塌地的。

楊阜本人是隴西太守,手裡面就有一些兵丁,雖然不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在這個最需要人的節骨眼上,也可以壯壯聲勢。而且,楊阜家族就有不少人。加上多年來楊阜在涼州積攢下來的人脈和聲望,只要他振臂一呼。招攬個數千人不成問題。

這一夜,兩個人聊的很徹底,具體該怎麼辦,兩個人也都有了計劃,於是,在決定好一切後,便開始分頭行動,著手部署一切。

由於徐庶被嚴密監視著,所以徐庶行動不便,這些事情,絕大部分都只能透過楊阜來完成了。徐庶為了刺激楊阜為朝廷效力,甚至私自許諾楊阜,只要他幫助自己顛覆了馬超在涼州的勢力,他可以保舉楊阜擔任涼州刺史。

誰知道,這句話不但沒有起到刺激作用,反而惹怒了楊阜。

楊阜生氣的說道:“徐大人,如果我真的是那種貪圖功名利祿之人,我早就在朝中封侯拜相了,又何故在此地謀劃?我之所以做這一切,完全不在乎名利,而是為了大局著想,若是徐大人認為我只是貪圖名利的小人,投機而為的話,那可真是羞辱了我!我做這一切,都是為了涼州的太平,為了百姓的安寧,為了朝廷的大一統,絕非是為了一己私慾!”

徐庶直到這時才知道,原來楊阜真的是那種大公無私,道德高尚的人,是他太過勢力了,才會以為楊阜幫助自己無非是為了日後擔任涼州的刺史。他急忙向楊阜連連賠不是,這才得到楊阜的原諒。

兩個人分開之後,已經是平明時分了,徐庶提著的心也終於落回了原處,雖然一夜未眠,但是至少落實了一些實事,而且有了楊阜的幫助,接下來要做什麼,就顯得有些輕鬆和從容了。

第二天,兩個人像是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由於大雪封住了整個大地,積雪足有一人多深,根本無法進行春狩,再加上馬超、龐德、馬岱等人都不在,而且只有楊阜一個人到來,大家也都沒有了興趣,本年的春狩就等於不了了之了。

楊阜離開了姑臧時,已經是三天後的事情了,雪停住的時間裡,楊阜便從姑臧返回隴西,這三天的時間裡,楊阜在姑臧城裡被徐庶熱情的招待著,有些時候就他們兩個人的時間裡,則繼續商量著今後的對策。

三天時間裡,徐庶和楊阜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同時惺惺相惜,臨走時竟然是難捨難分。

這一切,身為武威太守的龐柔,雖然看在眼裡,卻由於兩個人之間沒有太多的感情流露和接觸,所以也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只是單純的以為,兩個文人之間的那種默契和不捨。

楊阜離開姑臧之後,先回到了隴西,然後秘密召集宗族兄弟,進行一番商議之後,楊氏宗族裡雖然也有反對者,但只是寥寥,絕大多數人都支援楊阜暗助攝政王,恢復涼州上方的朗朗乾坤。

於是,楊阜便讓兄弟楊嶽、楊凌、楊釗三人分別出去聯絡他在涼州的友人,而他則親自去酒泉,找自己的表兄姜敘,讓其助自己一臂之力。為了萬無一失,楊阜出發前先去了一趟他的姑姑家裡一趟,他的姑姑是姜敘的母親,他向姑姑表明瞭心跡,得到姑姑的讚許和同意,更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