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身出了大廳。
蒯越、蒯良兩兄弟聽到司馬懿剛才說的那句話,都是震驚不已,司馬懿竟然主動給燕王張彥寫信,這是什麼緣故?難道,司馬懿和燕王之間有著某種聯絡?
司馬懿看出了蒯越、蒯良兩兄弟一番若有所思的樣子,便呵呵笑道:“兩位大人,你們是不是在想,我在信裡面都寫了什麼?”
蒯越道:“司馬懿,你竟然勾結燕王,密謀造反?”
司馬懿道:“如果我想勾結的話,早就勾結了,何必等到現在?兩位大人,我知道你們是為了什麼而來,你們是不是想質問我,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把軍隊調到外面去,而不是用來拱衛襄陽城?”
蒯越道:“正是!如今南陽已經被佔了,敵軍在邊界上虎視眈眈,你這個時候把兵力調走,豈不是在為敵人創造攻打襄陽城的機會嗎?”
蒯良接著話茬,質問道:“你身為軍師將軍,深受主公的信任,怎麼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來。還有,你剛才給燕王的書信,又是怎麼一回事?”
“兩位大人稍安勿躁,我剛才的那封信,不過是求和信,而且我調兵出城,也並不是沒有目的的,因為關羽、張飛已經在去投靠江東孫權的路上,如果關羽、張飛抵達了柴桑,周瑜肯定會派兵給關羽、張飛,趁著我荊州動盪不安之際,吞噬領土。江東孫氏覬覦荊州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如果江東真的派遣大軍進入荊州,那麼我們將會失去大片的土地。先主公為了征伐中原,調走了幾乎可以調走的軍隊,但卻還是最終一敗塗地,而其餘地方的兵力就薄弱了。如今荊州動盪不安,作為鄰居,江東肯定不會錯過這個機會,所以,我才將軍隊調出去,陳兵在江夏、長沙兩地,為的就是防禦著江東的軍隊。”司馬懿解釋了一番。
蒯越、蒯良兩兄弟都互相對視了一眼,覺得司馬懿說的也極有道理,但是他們還是有些擔心,問道:“你寫的求和信,張彥會答應嗎?”
“近年來,張彥擴充了不少地盤,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去消化,我軍現在也是元氣大傷,也需要時間去恢復,我已經稟明瞭主公,準備送給對方一些財物,作為和談的條件,這樣一來,我們就不用再擔心北方的敵軍了,而將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江東。江東的孫氏,是一頭臥著的猛虎,一旦覺醒了起來,後果不堪想象,荊州是四戰之地,西邊的益州劉璋,是個自守之徒,根本不足為慮,南邊的交州士燮,根本沒有實力和我們對抗,如果北邊再和談成功,那麼我們唯一的敵人就只有江東了,只要遏止住江東,就能將他困頓在那裡,讓這頭老虎永遠不能覺醒。而荊州,是這頭猛虎是否崛起的關鍵,絕對不能讓江東的軍隊踏入荊州半步。”司馬懿說道。
蒯越、蒯良兄弟二人的心中疑問都消散了不少。但是面對司馬懿的先見之明,他們還有覺得有些不能比擬,至少如此年輕的司馬懿都能看出江東的威脅,而他們兩個卻沒有絲毫的感覺。
也許,這就是蒯越、蒯良兄弟兩個人和司馬懿的差別,也正是因為今天的這件事,蒯越、蒯良兄弟才覺得荊州或許在司馬懿的手裡,會變得更加富強。
接下來,司馬懿和蒯越、蒯良兄弟聊了很多,基本上是司馬懿不恥下問。向蒯越、蒯良請教治國之術。在這方面。蒯越、蒯良兄弟二人頗有建樹,所以也有很多好的建議,司馬懿採納了不少蒯越、蒯良兄弟的建議。
漸漸的,三個人之間的感情拉近了不少。
蒯氏兄弟。是當地的世家大族。也在當地極有聲望。當年劉表來荊州時,靠的就是蒯氏兄弟的奇謀妙計,以及他們超高的人脈關係。如今雖然劉表去世了,但司馬懿對蒯氏兄弟還是要善用其才。
畢竟,他們兩兄弟確實是有才華的人,但在劉表和蔡瑁之間的表現,也只能充分的說明他們為了家族利益的最大化的一種左右逢源,即兩邊都交好,兩邊都不得罪,不管哪一邊上臺,他們都依然會得到重用。
蒯氏兄弟正是由於有這樣的思想,才會來迎合司馬懿,畢竟現在當政的是司馬懿,他們如果不與之交好,蒯氏就會逐漸走向沒落。
司馬懿也看清了蒯氏兄弟左右逢源之術的厲害,也能夠知道蒯氏兄弟只是在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而做出的選擇。他們現在是在互相利用,他要用蒯越、蒯良來提高自己在荊州的影響力,蒯越、蒯良則用司馬懿來取得應有的地位。
……
江夏郡,蘄春縣。
關羽、張飛從綠林山一路走來,一路上保護著劉備的家眷,經過一番長途跋涉,終於抵達了蘄春縣城,距離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