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部分(3 / 4)

但又不至於引起荊州的動亂。

所以,這才有了後來劉表收留張繡、劉備,並加以重用的事情,而且事實證明,劉表的這一策略,確實限制了蔡氏勢力的發展。

除了蔡氏之外,王氏是和劉表走的最近的,因為劉琦娶的妻子是王氏,王氏也對劉表忠心耿耿,而且王氏因為王威在軍中有極高的威望,所以也成為蔡瑁忌憚的一個人,加上王威和劉表關係非常,亦師亦友,更加受到蔡瑁的嫉恨,而且告訴劉表蔡瑁在拉幫結派的,正是王威。

除此之外,蒯良、蒯越兄弟兩個,則是左右逢源,一心只為自己家族的利益考慮,不管是劉表,還是蔡瑁,他們都得到其信任。蒯氏兄弟兩個,曾經為劉表獻過扼制蔡氏的策略,也曾經為蔡瑁獻過對付劉表的計策,可以說,他們兩兄弟是不折不扣的牆頭草,在劉氏和蔡氏的權力角逐之間,一直扮演著一箇中立角色,不管誰勝誰負,蒯氏都會屹立在荊州的大地上,並且繼續保持著世家大族的身份。

袁渙對於劉表、王威、蔡瑁之間的事情,並不太瞭解,但是他能夠看的出來,王威是對劉表忠心耿耿的人,為此,他也能夠猜測出來蔡瑁心裡是怎麼想的,這才寫好了一個很好的劇本,並且親自導演了這場誤會。

此時此刻,袁渙見時機成熟了,便當著劉表、王威的面說道:“實不相瞞,蔡瑁此人居心叵測,而且也有謀逆之心……”

袁渙當即將蔡瑁是如何聯絡自己,又如何讓自己做,和盤托出。

劉表、王威聽後,都震驚不已,劉表萬萬也沒有想到,蔡瑁居然敢下如此毒手。這些年來,他若不是看在當年蔡氏對他平定荊州的幫助,他早就殺了蔡瑁了。可劉表偏偏是個念及舊情的人,所以不忍直接殺了蔡瑁,想在暗中與蔡氏博弈,然後利用手段,再逐漸驅逐蔡氏的勢力。

可是,蔡瑁的殺心已起,劉表也絕對不會手軟。

“主公,蔡瑁膽大包天,謀反之心昭然若揭,如果不盡快將蔡瑁除去,只怕主公就要被他殺了。”王威立刻向劉表建議道。(未完待續。。)

504荊州風雲(16)

劉表聽完袁渙和王威的話後,沒有任何猶豫,當即說道:“那就將計就計,想法把蔡瑁引進城裡來,殺了這個逆賊!”

但片刻之後,劉表又有些猶豫的說道:“殺了蔡瑁這個逆賊容易,可是蔡瑁的部下有四萬大軍呢,萬一他們……”

王威道:“主公,蔡瑁部下雖多,但都是一些趨炎附勢之輩,只要蔡瑁一死,軍中便會群龍無首。只要將蔡瑁謀逆的罪行公諸於眾,主公再告訴將士們,罪只在蔡瑁一人,其餘人盡皆既往不咎,若誰執迷不悟,跟著蔡瑁謀反的話,便殺無赦。如此一來,相信會有不少人願意和蔡瑁撇清關係的。”

袁渙道:“王將軍此計甚妙,不過,要除去蔡瑁的話,就必須連同蔡瑁的黨羽一起除掉。除了蔡瑁一人外,張允、蔡中、蔡和都是蔡瑁的心腹,必須把他們一網打盡,否則的話,一旦走脫一個人,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

王威分析道:“蔡中、蔡和是蔡瑁的堂兄弟,是蔡氏黨羽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必須要除掉。只是張允這個人暫時還不能殺,他是水軍的副都督,如果蔡瑁死了,張允也死了,那麼我們荊州水軍只怕一時之間再也找不出能夠勝任的將領了。雖然張允平時和蔡瑁走的很近,也是蔡瑁黨羽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張允率領荊州水軍多年,非常精通水戰,如果把他也殺了,荊州水軍的力量就等於削弱了。何況荊州水軍又是我們荊州軍隊的半邊天。若是失去了水軍。就等於失去了整個荊州。還望主公三思啊。”

“正所謂斬草要除根,張允和蔡瑁感情至深,若蔡瑁死了,卻仍然讓張允率領水軍的話,勢必會給使君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萬一張允回到軍中,蠱惑軍心,調集軍隊。攻擊使君的話,到時候使君後悔都來不及!”袁渙在一旁說道。

王威義正言辭的道:“主公,張允千萬不能殺,殺了水軍就形同虛設了!”

“使君,張允若不殺,必成後患。但若殺了張允,水軍只是少了一個統帥而已,水軍的將士們還在,可以從中提拔一個有才能的人來統帥水軍,怎麼能說是形同虛設呢?”袁渙辯解道。

劉表左耳朵聽到的是王威不讓殺張允。右耳朵聽到的是袁渙殺張允,兩個人說的都有道理。但劉表在權衡利弊之後,還是採納了袁渙的建議,下定了決心,必須要殺掉張允,否則的話,他就會身處危險當中。

劉表道:“你們別爭吵了,本府覺得袁太守說的非常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