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奪取,就算佔領了交州,也不會長久。但是,士使君也沒有能力阻擋我的軍隊,我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不知道士使君可否願意聽聽?”孫權問道。
士燮道:“老夫洗耳恭聽。”
孫權道:“士家在交州,根本沒人能夠取代,可是交州的軍備確實差強人意,如今我們兩家強強聯合起來,共同掌管交州,交州一定會變得無比的強盛。不知道士使君覺得如何?”
士燮冷笑了一聲,問道:“怎麼樣的強強聯合法?”(未完待續。。)
488遠征交州(6)
孫權直截了當的說道:“交州的軍事力量很弱,我江東軍戰鬥力極強,我可以為交州提供強而有力的安全保障,以消除外界對於交州的威脅。而士使君,仍然是交州的刺史。”
士燮道:“你的意思是,讓我歸順於你?”
“這樣做豈不是兩全其美嗎?”孫權道。
士燮問道:“交州是大漢的交州,我這個交州刺史也是大漢朝廷冊封的,我交州軍力再不濟,也能自保,根本不需要外人的保護。再說,我為什麼要歸順於你,對我又有什麼好處嗎?”
孫權哈哈笑道:“大漢?大漢早已經名存實亡,就連皇帝也是形同虛設,所有的大權都握在攝政燕王張彥的手中,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近期,張彥又極力推行了改革,其中就有一條,那就是限制皇權,這樣一來,皇帝就真的沒有一點作用了,士使君是忠君愛國的人,我一向很敬重使君,只是使君若是再這樣愚忠下去,就未免顯得太過迂腐了吧?另外,交州七郡,士家的人都擔任各郡的太守,士家儼然已經將交州據為己有,還在這裡假惺惺的談什麼朝廷?”
士燮緊皺著眉頭,對於孫權說的既沒有反對,也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因為,士燮也接到了張彥派出使者帶來的任命書,重新更換了交州刺史的印綬,並且被任命為綏南中郎將,總督交州七郡之地。
孫權見士燮無動於衷,便繼續說道:“士使君,我有雄兵一萬。而且已經抓住了士武、士袛、士徽三個人。只要我一聲令下。這三個人就會立刻人頭落地。除此之外,已經分散到其餘各郡的將士,也在等待著我的命令,只要我一發出命令,他們就會興兵作亂,攻城略地,將士家的其餘人都斬草除根。今日士使君如果不選擇歸順於我的話,那麼士家的人。將會遭受滅頂之災,雖然我這樣做不會得到民心,即使佔領了交州也不會待的長久,但是能夠滅掉對交州影響巨大計程車家人,就已經足夠了。士使君,你好好的考慮考慮,是歸順於我,儲存士家所有的人,還是想讓士家走向滅亡,全憑士使君的一句話。”
士燮見孫權的目光是如此的陰毒。知道士燮沒有跟他開玩笑,士家在交州可謂是極為富貴。全賴他領導有方。但是當士家面臨挑戰時,卻又是那麼的不堪一擊。在生死存亡之際,士燮的腦子裡閃現過很多很多,最終他還是選擇了自保。
對於士燮而言,給誰當交州刺史,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換了一個主人而已。可如果因為自己的固執,而使得全族都受到滅頂之災,那就是他的罪過了。百年之後,他固然可以青史留名,但士家卻也因此而絕種了。
最終,士燮還是同意歸順了孫權。
孫權開心不已,並且與士燮簽訂下了一個盟約,士家永遠要對孫氏效忠,孫權將交州七郡一分為二,交趾郡、日南郡、九真郡重新組成新的交州,繼續由士燮出任交州刺史,而且以士燮為龍編侯,交州境內,全部歸士家管理,孫權不做任何干涉,但每年士燮需要向孫權進貢,並且上繳一部分賦稅,士家人也可以到孫權的轄下做官。
而榆林郡、南海郡、蒼梧郡、合浦郡這四個地方,則組成一個新的州,喚作廣州,以南海郡的番禺城為州刺史所在地,以朱然為廣州刺史、南海太守,潘璋為榆林太守,譚雄為蒼梧太守,凌操為合浦太守,各自率領兩千五百名士兵駐守廣州四郡。
這樣的盟約,對於士燮而言,算是皆大歡喜了,畢竟士燮的軍隊戰鬥力比不上孫權的軍隊,也只能委曲求全。而士家既能保留士家家族的榮耀,也能避免一場不必要的戰爭。
盟約簽訂完畢,孫權便放了士武、士袛、士徽三個人,然後和士燮一起,把酒言歡,將之前的不愉快全部一掃而空。
而此時,士武才知道,韓蓋、黃當其實就是孫權帳下鼎鼎大名的韓當、黃蓋二人。
誤會消除,孫氏和士氏皆大歡喜,也算是和平解決了爭端問題。同時,為了要挾士燮,不至於讓士燮反抗,孫權便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