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要想送到劉表那裡,蔡瑁必然是第一個知道的,為了避免蔡瑁知曉,司馬懿建議由韓嵩帶著奏疏親自去一趟襄陽,面陳劉表。
韓嵩也覺得司馬懿說的極有道理,便主動向劉琦請命,趕赴襄陽。
劉琦同意了司馬懿的建議,讓韓嵩帶著蔡慶、蔡祝的人頭,已經親筆書寫的奏疏,前往襄陽,趁著訊息還沒有走漏,先將此事告訴給劉表,至於剩下的事情,就不用他去考慮了,畢竟劉表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即便他越權處決了蔡慶、蔡祝,也不會責備他的,最多免除幾個月的俸祿而已。
韓嵩領了命令,說走便走,只乘坐了一輛馬車,趕赴襄陽,對外則說是回家探親。
韓嵩雖然當了江夏長史,但全家都已經落戶襄陽,而且蔡瑁也知道韓嵩是荊州有名的名士,絕對不會設下阻攔,韓嵩進入襄陽,則順理成章。
韓嵩走後,司馬懿則向劉琦建議,他這個江夏太守,是時候著手整頓江夏吏治了。於是,司馬懿提出了一系列整頓的方案,讓文聘、李通等人分別率軍前往各縣,以太守的名義,開始抓捕蔡瑁安插的黨羽,要徹底的將蔡氏的勢力在江夏郡內連根拔起。
除此之外,司馬懿還建議功曹鄧羲為郡中督郵,巡視各縣,遇到好的縣令,便予以嘉獎,遇到為非作歹,以權謀私的縣令,便暗中記下,通知文聘、李通等人前去抓捕。
司馬懿全權負責此事,安排的有條不紊,兩萬水軍被蔡氏欺負慣了,雖然亂拳打死了蔡慶、蔡祝等人,但仍然不解氣,一聽說要去各縣抓捕蔡氏一黨,都各個興奮,自告奮勇,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