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種雷霆之擊的舉措,震懾到了南城縣大大小小的山賊,就連一貫民風彪悍的山越也對孫權有所忌憚。
原來,孫權到任之後,表面上看著是什麼也沒做,其實卻暗中招募了八百名勇士,秘密加以訓練。這才有了能夠作戰的軍隊。
但是,孫權兵力較少,不能與山賊展開大規模的戰鬥,只能依靠突然襲擊。孫權派人混入山賊的隊伍當中,摸清了山賊首領的所在位置,於是裡應外合,一夜之間便將南城縣裡勢力最大的一股山賊給清掃完畢。
接著,孫權以同樣的手段,三日內殺賊五千人,威震南城。山賊都因為畏懼孫權,而離開南城縣。其中部分山賊被孫權改編,整頓成軍隊,作為保境安民的一股力量。
在對待山越的問題上,孫權的做法與其兄長孫策略有不同,他主張以撫為主,反對征伐山越,建議徵募山越百姓入伍,成為正式的軍人,為孫氏而戰,漢民和山越要屏棄前嫌,保持友好關係,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地區的穩定。
這之後,孫策便接受了孫權的意見,正式與山越停戰,並約定互不侵犯,待遇平等。
正因為如此,江東孫氏才能從跟山越作戰的泥潭當中走出來。
之後,張彥對江東實行了經濟制裁,一度給江東造成了極大的恐慌,孫權得知後,便上奏孫策,建議組成商隊,前往荊州、交州進行貿易,扭轉經濟制裁給江東造成的損失,並主張越海東渡到遼東,與公孫氏進行秘密貿易,從遼東購進馬匹。
孫策將孫權的建議轉交給周瑜,詢問周瑜的意見,周瑜覺得孫權的意見與他所想的一致,並大肆誇讚孫權的智謀,孫策這才下令組建商隊,對外進行貿易,漸漸扭轉了張彥實行經濟制裁給江東帶來的損失。
雖然孫權表現的極為活躍,但是孫策卻從未嘉賞過孫權,也從未提拔過孫權,在南城縣令的位置上,一坐便是三年。
三年來,孫權也從一個懵懂、稚嫩的少年成長為一個文韜武略的有為青年,將南城縣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三年的時間裡,孫權在南城縣主持修建的水渠無數,縱橫在整個縣裡,灌溉了全縣的農田,使得縣裡的糧食產量節節高升。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如今才十九歲而已,坐在大廳裡認認真真的批覆著縣中的公文。
這時,一個身材魁梧,體格健壯的漢子從外面大踏步的走進了大廳裡,一進入大廳,便立刻抱拳獻上了一封書信,道:“大人,南昌急報!”
孫權聽後,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急忙對站在他面前的朱桓說道:“拿來我看!”
這人名叫朱桓,吳郡吳縣人,字休穆,現為孫權身邊的縣尉,負責統領全縣兵馬,也是孫策安排給孫權保護他的一員能征慣戰的將才。
朱桓驍勇善戰,常常身先士卒,斬將殺敵,是孫權身邊的第一勇士,也是孫權的親信。
朱桓將書信遞到孫權的身邊,孫權接過書信,開啟匆匆看了一番後,面無表情的臉上登時顯得極為悲傷,雙手冷汗直冒。
“大人,是不是發生了什麼大事?”朱桓見狀,急忙問道。
孫權忙道:“快去備馬,我要去南昌!”
朱桓還是頭一次見孫權如此緊張,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喏”了一聲後,便立刻轉身而出。
孫權緊握著雙拳,將那封書信緊緊的拽在手裡,急匆匆的朝大廳外面走出,顯得尤為慌張。
到了馬廄,朱桓已經將馬匹備好,孫權三步並作兩步走到馬匹邊上,縱身一跳,便躍上了馬背,什麼話也沒有說,“駕”的一聲大喝,便立刻策馬而出。
朱桓見孫權如此匆忙,以他對孫權的瞭解,知道一定是出了什麼事情。信是從南昌來的,而此時孫策正在南昌練兵,難不成是孫策出了什麼事情?
朱桓不敢再多想,呸呸呸的好幾下,並且甩手抽了一下自己的嘴巴子,暗罵自己這張臭嘴不該亂說。
朱桓放心不下孫權,也從馬廄裡牽來了一匹戰馬,躍上戰馬,便策馬而出,出了縣衙大門時,告知部下,讓縣吏朱然統管縣中諸事。
安排完畢,朱桓馬不停蹄的追逐孫權而去,連續趕了一個時辰,這才趕上孫權。
孫權見朱桓跟來,沒有說什麼,一腔悲憤的他,眼中早已經浸滿了淚水,與朱桓一前一後,不眠不休,快速前往南昌。
南城縣與南昌只隔著一個縣,相距差不多二百里路程,孫權滿心悲傷的與朱桓一起趕路,黃昏時分離開的南城縣,到了第二天辰時才趕到南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