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當先,大戟橫在馬鞍下邊,被大腿給牢牢的夾住,手中挽著弓箭,帶著身後的兩千名騎兵便迅速的衝了出去。
與此同時,去卑指揮著兩萬匈奴騎兵,也一起朝著鮮卑人衝了出去。
張彥率先發動了攻擊,這是給與軻比能勸降的最有力的回擊!
鮮卑人的陣營裡,軻比能見對方先發動了攻擊,見衝過來的敵軍騎兵只有兩萬多人,而且其中兩萬人還是匈奴人,便冷笑了一聲,下令道:“全軍出擊!”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進攻的號角吹響了,吹奏號角的鮮卑人吹奏出了所有鮮卑人都比較熟悉的進攻訊號,悠揚的號角聲傳出去之後,十萬鮮卑鐵騎,如同一股兇猛的洪流,朝著敵軍便殺了過去。
“嗖嗖嗖……”
一時間,數以萬計的箭矢凌空飛舞,雙方箭矢你來我去,剛一交鋒,便有數以千計的騎兵被箭矢射倒。
密密麻麻的箭矢如同蝗蟲一般飛來,太史慈急忙取出大戟,不停地遮擋著鮮卑人射來的箭矢。雖然漢軍的戰甲有極好的防護力,不用擔心會被箭矢射到心肺,但他們的面部、四肢都在外面露著,尤其是頭部,一旦被箭矢射中,想不死都難。
太史慈見敵軍攻勢強大,便立刻下令道:“撤退!快撤退!”
兩千騎兵,如同一葉扁舟,面對鮮卑人這股巨大的洪流,如若不退,只怕很快便會被這股巨浪掀翻。
騎兵們都戴著頭盔,披著鎧甲,箭矢即便從腦後射來,撞擊到頭盔後,也會被擋在外面,頭盔是精鋼製成,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
所以,撤退之時。太史慈等人根本不用擔心會被射中頭部。
可是實際上。不少人的各部、大腿上都中了箭矢。更有二三百名騎兵被射中了戰馬,戰馬轟然倒地,將騎兵掀翻了下來,不是摔斷了胳膊就是摔斷了腿,在地上爬不起來,但緊接著,卻被鮮卑人的射來的箭矢射殺。
相比之下,人數較多的匈奴人的情況倒是稍微樂觀一些。因為他們與鮮卑人同屬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從小就生長在馬背上,弓箭更是他們最基本的武器,和鮮卑人的一陣對射之後,由於是先發制人,與其對峙的四萬鮮卑人,反而陣亡的人數比匈奴人相差無幾。
但去卑謹記張彥的吩咐,見好就收,也不想以寡擊眾,命人吹響了撤退的號角。一溜煙的朝著西南方向逃去。
太史慈帶出去了兩千騎兵,卻只帶回來了八百騎兵。另外一千二百名騎兵都在戰鬥中被殺。
張彥在廣武縣城的城樓上,看到鮮卑大軍全軍出擊,如同一個大大的巨浪朝廣武縣城拍來。
他當機立斷,立刻下了城樓,讓人拔走了五爪金龍的大旗,扛著大旗便從城中向南撤退。
太史慈等人進入城中後,和張彥合兵一處,一千八百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的撤出了廣武縣城。
他們這邊剛剛撤出縣城,那邊鮮卑人便將廣武縣城給包圍了,張彥、太史慈、去卑等人彙集在一起,大軍一起向西南方向撤退。
鮮卑人進入廣武縣城後,這才發現,此城已經是一座空城,惱羞成怒之下,便追著張彥一起向西南方而去。
廣武縣的西南方向,便是原平縣,張彥、太史慈、去卑等人正是朝著原平縣城而去,軻比能見張彥逃跑了,下令大軍全部展開追擊,務必要抓到張彥。
於是,張彥、太史慈、去卑等人在前,軻比能、日律不出、素利、彌加、厥機等人在後,一連追出了差不多六七十里,張彥、太史慈、去卑等人才抵達原平縣城。
但是,張彥等人並未進入原平縣城,而是繼續向西南方向逃奔,很快便進入了一個山谷。
軻比能等人一路狂追,一直追到這個山谷裡,眼見天色已晚,暮色四合,但不抓到張彥,軻比能倒是沒有一點下令全軍休息的想法。
夕陽西下,暮色四合,落日的餘暉照射在這片山谷裡,軻比能等人率領大軍追著追著不知道怎麼的,忽然就失去了張彥的蹤跡。
當軻比能反應過來後,他這才發現,自己帶著十萬大軍正處在一個無名的山谷裡。
“轟!轟!”
就在這時,山谷的深處和山谷的入口處突然傳來了兩聲巨大的響聲,軻比能立刻派人去檢視,這才知道,山谷的首尾兩端竟然被巨大的岩石給堵住了,十萬鮮卑鐵騎,全部被困在了這個山谷裡。
突然,山谷的崖壁上,顯現出來了許多漢軍將士,左邊張遼,右邊徐晃,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