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2 / 4)

來,隨即不再提及此事,開始著手準備戰鬥事宜。(未完待續。。)

222**之名

徐晃、張遼、高順、陳應、李典各自點齊兵馬,各領了兩支軍隊,分別前往埋伏地點。

根據張彥和賈詡的安排,徐晃所要埋伏的地點,正處在從壽春到西曲陽城的必經之路上,距離西曲陽城三十里,也是所有埋伏地點中,最遠的兩個。

徐晃帶著五千兵馬,立刻趕赴埋伏地點,一路向西,走了沒有三里,原本平坦寬敞的道路,頓時變得泥濘起來,這是前兩天暴雨驟降的緣故。

看到如此泥濘的道路,徐晃皺起了眉頭,這樣的道路,要迅速趕赴到埋伏地點,只怕要費不少勁。

但是,徐晃卻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義無反顧的帶著士兵踏進了泥濘的道路里。

軍隊前行的速度雖然慢了下來,但是將士們卻都士氣高漲,沒有一個人有怨言,都在摩拳擦掌,期待著這場即將來臨的大戰。

半個時辰後,大軍才走了十五里,徐晃在隊伍的最前面,看到前面出現了一個較窄的分岔路口,當即喚來了部將楊烈,讓其帶著一支兵馬去王村埋伏,並且再三叮嚀和囑咐,一定要隱藏的十分嚴密。

楊烈乃是徐晃心腹,本是楊奉同族之人,但因為看不慣楊奉的所作所為,這才跟隨徐晃轉投到了張彥帳下,自投軍以來,一直在徐晃的帳下任部將。徐晃和楊烈脾氣也很對,兩個人關係不錯,加上徐晃平時對楊烈也很愛護,久而久之,楊烈就成了徐晃的心腹部將。

楊烈領了命令。帶著兩千步兵。五百騎兵。和徐晃分別,率領著這支軍隊,向王村埋伏去了。

王村距離此處還有五里距離,偏向西曲陽城的西北方,但離官道也很近,只有兩裡之遙。

真正危險的,是徐晃即將要去埋伏的高家河,高家河位於官道的要衝上。是前往西曲陽的必經之路。

徐晃帶著軍隊繼續向前,又用了半個時辰,終於抵達了高家河。

直到這時,徐晃才知道為什麼張彥說這裡是最為兇險的地方了。

擺在徐晃面前的,是一條彎彎曲曲的長河,河面約有五丈寬,河水清澈,水流並不算湍急,而且河上還駕著一座小小的木橋。

木橋的橋面並不算寬敞,只能讓一輛馬車通行。而木橋的下面,則是石頭砌成的橋墩。牢牢的埋在了水底,看那石頭橋墩上長滿了青苔,應該有些年頭了。

整座小橋,除了橋墩是石頭堆砌的,其餘全部都是用木板搭建完成的,人走上去,整個木橋是不是發出一些“咯吱”的聲音。

木橋附近的岸邊,還有一些斷壁殘垣,依稀可以看出這裡曾經有人住過,而且斷壁殘垣連成一片,沿著高家河兩岸綿延出好遠。

除了這座木橋和這些斷壁殘垣外,徐晃的眼裡,再也看不見其他可以引人注目的東西。四周空蕩蕩的,一望無垠,河岸兩邊沒有茂密的樹林,也沒有成片的蘆葦,更沒有繁茂的灌木叢,除了這一座可以自由通向兩岸的木橋,和那些斷壁殘垣外,連一個可以隱蔽的地方都沒有。

徐晃傻眼了,他的部下也都傻眼了,方圓三里之內,都是光禿禿的一片,連一個可以隱藏的地方都沒有,怎麼埋伏?

這個時候,徐晃不禁有了一些想罵人的衝動,他想去罵那些斥候,到底是怎麼勘察的地形,這樣的地方,怎麼可能會設下埋伏?

這個鬼地方,只要看上一眼,視力所能達到的範圍內,即便是一個小黑點,都能一覽無餘。

這時,五十名斥候騎著戰馬從遠處馳來,漸漸靠近之後,一個斥候小隊的隊長急忙上前抱拳道:“參見將軍!”

“你們來的正好,這裡一覽無餘,方圓三里之內都是光禿禿的,你們是怎麼探查的地形,讓我們如何進行埋伏?”徐晃正在氣頭上,看到這個斥候隊長過來了,立刻劈頭蓋天的指責了一通。

那斥候隊長也是一臉的冤枉,聽到徐晃如此叫囂,便立刻抱拳道:“將軍息怒,屬下等人所探查的地方,原本並不在這裡,而是再向南五里的一片樹林裡。後來,主公和軍師一起策馬來到此地探查了一番,也不知道為什麼,主公就偏偏選中了這裡做為埋伏的地點,就連屬下都很納悶。”

徐晃聽後,頓時皺起了眉頭,心想道:“既然是主公選的地方,那主公一定有他選這裡的道理,難道主公是在有意試探我的能力不成?不行,我這次肩負重任,絕對不能讓其餘人把我看扁,我一定要在這裡找一個可以隱藏的方法,完成主公交待的任務,否則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