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1 / 4)

張彥反駁道:“公仁先生此言差矣,正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個人都有一定的才華,或者是在為政,或者是在安民,又或者是在辯才,再或者是在行軍打仗上,以我觀之,公仁先生不僅能夠為政,還能安民。又有辯才,也曾做過袁紹的參軍。公仁先生這樣的一個上馬治軍,下馬安民的大才,才是我一直想要尋找的人。如今陛下賜我節鉞,允許我開府,將軍府中正缺少一群幕僚,而我帳下人才匱乏,不知道公仁先生可否有意到我的帳下聽用?”

這一席話說完,張彥絲毫不加掩飾的對董昭進行招攬,更透出了他求賢若渴的心態,在董昭聽來,心底平靜的湖面,竟然起了一絲漣漪。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董昭的腦海中正在不斷的思索著,對於他來說,在張楊那裡當從事,只是暫時安身立命的行為,能夠找到一個明主,為其效力,發揮出真正的才華,才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

起初,他以為袁紹是雄才,便遠走冀州,前去投靠。可惜,相處之後,才發現,袁紹外寬內忌,且容易聽信讒言,而他手下的那群謀士又是爭權奪利,無奈之下,只好被迫離開。

後來,他想去投靠曹操,但怎耐卻被張楊所留,暫時在張楊那裡當了從事。再後來,曹操被張彥擊敗,丟失了兗州的根基,被迫投靠了袁紹。他若再去投靠曹操,一旦見到袁紹,面子上過不去,還容易被袁紹誤會。

此時此刻,張彥突然丟擲來的橄欖枝,讓他看到了另外一個希望,加上最近他也在暗中打聽張彥的事蹟,以他的識人之能,發現張彥是個雄才大略的人,假以時日,根本會成為一方霸主。

董昭的心裡,開始蠢蠢欲動。

一番思索後,董昭拱手道:“將軍的好意,在下心領了,只是,下官目前仍在安國將軍帳下擔任從事,若是突然離開,只怕安國將軍那裡不好交待……”

張彥看出了董昭的擔心,當即笑道:“小事一樁,先生不用為此事發愁。若先生真有意來我帳下做事,我自有辦法讓先生離開張楊,而且,還讓張楊心甘情願。”

“哦?不知道將軍有何辦法?”董昭驚奇的問道。

張彥道:“我上奏陛下,請陛下以聖旨的方式,徵召你入朝為侍中。張楊就算再不想你離開,陛下親自發話了,他自然不會拒絕,不然的話,那就是抗旨不尊,是大逆不道之罪。”

董昭聽後,舒展了皺起的眉頭,咧嘴笑了起來,道:“將軍手段高明,下官佩服。如蒙不棄,下官從此以後,甘願為將軍所驅策,此生此世,不棄不離。”

在一旁久未發話的張紘,突然說道:“公仁先生此舉,猶如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也!恭喜主公,又添一良才!”

張彥哈哈大笑了起來,一把抓住了董昭的手,顯得尤為親切,然後問道:“對了,公仁先生此來,到底有何要事?”

董昭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忙道:“哎呀,差點忘卻了大事!”

於是,董昭當即將楊奉、楊定、李樂、胡才、韓暹、去卑等人想劫掠天子的事情告知了張彥,並提防張彥早作準備。除此之外,董昭還專門替張楊表明了立場,說張楊一心為公,絕無半點私心,都是楊奉在使壞。

張彥聽後,倒是沒有一點擔心,隨即喚來了許褚,一番吩咐後,許褚領了命令,便隨即出帳,去做安排。

“子綱先生,你速去楊奉營寨,去勸降徐晃,若徐晃能夠歸降,或許以他在軍中的威望,便可化解這場爭鬥。”

“喏!”

董昭見狀,忙道:“將軍,下官初投將軍帳下。尚無寸功。不如就讓下官去吧。下官在護送陛下東歸的路上。與徐晃有過數面之緣,再說,子綱先生乃將軍帳下心腹,此時突然去了楊奉的營寨,很容易引起懷疑。下官與徐晃他們同在一營,由下官前去勸說,不容易引起楊奉等人的懷疑。”

張彥聽後,看了一眼張紘。見張紘點了點頭,便道:“好吧,那就有勞公仁先生了。”

“那下官先行告辭,將軍只需做好防備便是。”

董昭轉身離開了大帳,張彥於是和張紘一起,前去請天子去享用晚膳。

晚膳設在中軍最大的營帳內,張彥、張紘一起去請天子,天子在董承的陪同下,一起來到帳內,坐在上首位置。而張彥則坐在天子身旁的一個座位上,則把董承安排在了別處。

隨後。文武百官先後從帳外走了進來,按照官職大小落座,文武分成兩列。

不多時,楊奉、楊定、李樂、胡才、韓暹、去卑等人紛紛到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