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答我。另外。如果你們覺得我不夠資格讓你們為我效力,我也不強求,今天就算交個朋友,以後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仍舊同殿為臣,都是為了大漢的江山社稷著想。”
話音一落,張彥便站起了身子,對眾人說道:“我去趟茅廁,諸位大人好好考慮考慮吧!”
張彥大踏步的走出了書房,很快便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當中,而書房裡,卻鴉雀無聲,五個人都各自陷入了沉思,開始思考是否要加入張彥的幕府。
如今的張彥,不僅僅是雄踞一方的霸主,更審時度勢,在解救天子脫離李傕、郭汜的迫害之後,又將其接到了彭城,適時的奪取了朝廷的大權,成為了一個權臣。
魯肅、劉曄、鍾繇、顧雍、賈逵五個人思來想去,內心裡都有了各自的答案。
一炷香燒完之後,張彥準時的踏入了書房,問道:“不知道五位大人考慮的如何?”
魯肅、劉曄、鍾繇、顧雍、賈逵五人面面相覷,異口同聲的道:“我等甘願擔任大將軍的幕僚,從此以後,為大將軍馬首是瞻!”
張彥聽到此話,嘴角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開心的道:“好,很好!我將軍府中又添了五位賢才,真是可喜可賀啊!”
第二天一大早,張彥便來到了崇華殿,將草擬好的百官公卿表,遞給了天子劉協,並朗聲說道:“啟稟陛下,這是微臣草擬的百官公卿表,請陛下過目,如果沒有什麼異議的話,就請陛下按照這份奏表頒下聖旨,正式冊封百官吧!”
劉協接過那份百官公卿表,開啟後,細細的瀏覽了一遍,其奏請的百官如下:前太尉楊彪為司徒,前衛尉張溫為司空,邴原為太常、國淵為太僕、華歆為大鴻臚、王朗為衛尉、鄭渾為宗正、鍾繇為光祿勳、張昭為廷尉、陳群為大司農、張紘為少府、董承為執金吾、伏完為將作大匠、賈詡為司隸校尉、徐盛為城門校尉、魯肅為尚書僕射、劉曄為光祿大夫、顧雍為御史中丞、賈逵為符節令、溫恢為武庫令、邢顒為太史令、徐邈為左校令、衛覬為右校令、徐奕為太倉令、何夔為考工令、司馬芝為廷尉正監、杜畿為廷尉左監、劉劭為平準令、和洽為導官令、王粲為蘭臺令史、張既為車府令、蔣濟為大行令、徐幹為尚方令、郗慮為諫議大夫。
除此之外,張彥又奏請樊阿為太醫令、董昭為謁者僕射、許褚為虎賁中郎將、徐晃為羽林中郎將、太史慈為前將軍、臧霸為左將軍、于禁為右將軍、陳登為後將軍、糜竺為左中郎將、孫乾為右中郎將、陳珪為太中大夫、孔融為中散大夫、周泰為橫海將軍、蔣欽為橫江將軍、陳應為討逆將軍、糜芳為平難中郎將、呂岱為破虜將軍、李典為橫野將軍,其餘張彥部下,盡皆有所升遷。
當劉協細細的把這一份百官公卿表看完之後,不得不佩服張彥的安排。雖然他的兩位岳父董承、伏完都分別擔任了執金吾和將作大匠,但其餘重要官職幾乎都控制在了張彥的部下手裡。
不過,劉協並沒有說什麼,畢竟新近徵召的名士填補了百官的空缺,這些新來的名士,並非張彥舊部,只要他用心結交這些名士,說不定便可將這些人變成自己的心腹。
從一開始,劉協就是這樣想的。也正因為如此,他才在數日之內,罷免了三公九卿,並勒令楊彪、張溫等人辭官,其目的就是想讓張彥從外徵召天下名士,只有如此,他才不至於被張彥牢牢控制。
目的已經達成,雖然張彥上奏的百官公卿表不太讓他滿意,而且其中大多數重要官職都落在了張彥的心腹手中,但至少他也因此有了可以和張彥博弈的機會。假以時日,他以天子之尊,漸漸的籠絡人心,可以從百官之中,物色忠君愛國的仁人志士,使其成為心腹,待羽翼豐滿之時,便可擺脫張彥的控制,從而達到親政的目的。
劉協合上這份百官公卿表,沉思了片刻,便朗聲說道:“愛卿這份奏表十分詳盡,只是,不知道愛卿為何唯獨空缺了太尉一職?”
“啟稟陛下,微臣思來想去,都覺得太尉一職實在太過重要,而且能夠居於此位的人,微臣還沒有找到。”
劉協微微一笑,對張彥說道:“愛卿此言差矣,朕以為,愛卿雄才大略,又能文能武,是太尉的不二人選。如果能夠得到愛卿輔佐的話,朕當真是求之不得。”
“微臣資歷尚淺,又才疏學淺,恐難當此重任!”
“愛卿不必謙虛,在朕看來,太尉一職,非愛卿莫屬!”劉協道。
“可是陛下,微臣身為大將軍,已經位極人臣了,更是總攬全**機,若是再擔任太尉的話,只怕百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