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2 / 4)

徙到益州、荊州,其中有一部分百姓是當年被董卓強行從洛陽遷移過來的,思鄉心切的他們,踏上了東歸的路程。

如今,函谷關外,經常會有從關中一帶出逃的百姓到來,太史慈讓士兵逐一盤查後,便將他們放入關內,並派人轉達張紘,希望張紘能夠妥善的安排這些民眾。

與此同時,太史慈受到了斥候帶來的命令,張彥令他率軍北上。去上黨救援張楊。

這邊命令剛到。那邊便從關城東門來了一軍。為首一人,便是魏續。魏續奉命帶領軍隊前來替換太史慈守關,太史慈點齊兵馬後,便於魏續進行了一番交接,這才知道,張彥還另外派遣了張遼、高順二人來做他的部將。

太史慈帶走了所有的騎兵,將函谷關交給了魏續鎮守,他則率軍前往河南城。去與張紘、張遼、高順會合。

半日後,太史慈帶著兩千騎兵抵達河南城,與張紘、張遼、高順順利會合。

張彥的命令是,以前將軍太史慈為主將,張紘為軍師,張遼、高順二人為副將,率領五千精兵,由孟津渡河,進入河內後,經野王。走太行陘,從而進入上黨。

太行陘是太行八陘之一。在野王西北三十五里處,陘闊三步,長四十餘里。沿陘北上太行,可直通上黨郡的高都縣的天井關,只要渡過天井關,便是地勢較為平坦的官道,一日疾行,便可抵達上黨,是最快的一條路。

按照行程,從河南城出發,三日便可抵達上黨。

如今整個洛陽一帶,只有兩千騎兵,其餘均為步兵,於是,太史慈在與張紘、張遼、高順商量一番之後,便做出決定,由太史慈率領張紘、張遼以及兩千騎兵先行,高順率領三千步兵隨後。

商議已定,眾人便點齊五千精兵,當日做了一番準備,並且每人攜帶七天干糧,明日破曉,便立刻出發。

為此,張紘還特意派人去孟津,讓渡口準備好船隻,以待明日渡河。

與此同時,在濮陽的于禁,也收到了張彥的命令。讓他率領糜芳、李典、鮑邵、毛玠等一萬人,北渡黃河進入河內地界,然後經陸路進入冀州地界,一路上鑼鼓齊鳴,製造聲勢。

其實,于禁的主要任務,就是虛張聲勢,以達到吸引袁紹軍的目的,混淆視聽,讓袁紹以為,于禁率軍準備攻擊冀州,讓其有所擔心。

于禁接到命令後,便秘密調集軍隊,屯兵在酸棗,準備渡河。

第二天,太史慈與張紘、張遼一道,帶著兩千騎兵,先行離開了河南城,抵達孟津後,成功渡過黃河,在進入河內地界後,便馬不停蹄的朝著太行陘而去。

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嶺互連,千峰聳立,萬壑溝深。但其中有八條相互往來、交錯在山嶺之間的咽喉通道,也是古來的軍事戰略要地。

太行陘是太行八陘的第二陘,其陘上有一關,曰天井關,因關南有深莫能測的天井泉三處得名。天井關南延五十里,沿途關城、古道、堡寨甚多,形勢雄峻,素稱天險,由此陘南下可直抵虎牢關,是逐鹿中原的要陘之一。

如今的太行山,已經幾乎淪為黑山賊的領地,黑山賊活動在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等地太行山脈的諸山谷之中。由於其帥張燕居於黑山,所部皆稱之為黑山軍,但官府卻稱之為黑山賊。

黑山則位於太行山脈的南端,而太行山脈高峰迭起,海拔多在兩千公尺以上。山脈東南為河北平原,西北則為山西高原,河北平原通向山西高原的陘道多分佈在太行山脈之間。太行山脈這一地勢特點,為分佈在太行山各山谷中黑山軍各部的相互聯絡、戰略上相互配合提供了較為便利的條件。

所以,黑山軍才會在冀州、幷州一帶較為猖獗。

不過,追根究底,這些黑山軍的成員,並非是真正的山賊,而是因為不堪忍受官府的層層壓迫,被迫起義造反的廣大百姓。

自黃巾賊後,復有黑山、黃龍、白波、左校、郭大賢、於氐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雷公、浮雲、飛燕、白雀、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畦固、苦哂、羅市之徒,並起山谷間,不可勝數。大者二三萬,小者六七千。

但由於眾人太過分散,不能協調作戰,所以多處都被官府平定。但張燕這一支兵馬,卻越來越多,越來越強,所以其餘人都以張燕馬首是瞻,是以被統稱為黑山軍。

由於張楊在上黨治理地方有方,與民秋毫無犯,名聲比較好,又常常派人與張燕聯絡,相約互不侵犯,所以張楊很受張燕的尊重。相反,在冀州的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