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擔任太尉府長史,再加上他又奏請天子讓楊彪當了司徒,重新將楊彪拉上了三公之位,雙管齊下,成功的拉攏到了楊彪的支援。
離開楊府之後,張彥讓楊修明日去上任,太尉府的府邸,其實就是大將軍府,張彥將兩府合二為一,但卻在府邸裡劃分出了兩個不同的別院,一個做為太尉府的幕僚辦公之用,另一個則做為大將軍府的幕僚辦公之用。
張彥回到府邸後,正式以太尉的職位,向天下徵召幕僚,按照規定,太尉的幕僚除了長史總攬全域性之外,府中尚缺一位主簿,還有西曹、東曹、戶曹、奏曹、辭曹、法曹、尉曹、賊曹、決曹、兵曹、金曹、倉曹等十二曹的掾、史、屬。
掾為各曹正主事,史為副主事,屬的地位則略低於掾、史,同樣負責掌管著十二曹。一般情況下,太尉府中只有掾、史,除非政務特別繁忙之時,才會擴充幕僚隊伍,設立屬來分擔掾、史的壓力。
太尉是三公之首,本來是負責掌管軍事的,是皇帝身邊的高階軍事顧問,相當於現在的總參謀長之職。
但是,到了東漢,隨著劉秀對皇權的加強,以及實際權力逐步轉移到尚書檯,太尉一職,漸漸的演變成為了國政的管理者,其職權大體等同於丞相。
太尉之下的十二曹,其職權如下:西曹主府史署用。東曹主二千石長史遷除及軍吏。戶曹主民戶、祠祀、農桑。奏曹主奏議事。辭曹主辭訟事。法曹主郵驛科程事。尉曹主卒徒轉運事。賊曹主盜賊事。決曹主罪法事。兵曹主兵事。金曹主貨幣、鹽、鐵事。倉曹主倉谷事。
單從這十二曹的職權細分,便不難看出,東漢的太尉。已經完全蛻變成了管理國政的官職。與西漢早期掌武事的太尉名同而實異。
於是。張彥讓人舉薦有能之士,公開聘用幕僚。
訊息傳出後,下邳太守陳矯聽聞此事,便舉薦同郡徐宣、衛旌、劉穎三人。
徐宣乃陳矯舊友,是廣陵海西人,陳登為廣陵太守時,便任其為海西縣令。海西靠近大海,有很長的海岸線。境內百姓多數以製鹽為業。自從張彥頒佈鹽鐵官營,百姓若販賣私鹽,必須取得執照,這一道命令激怒了境內許多鹽商,徐宣剛上任的第二天,境內鹽商便聚眾造反,推舉一李姓鹽商為首,率眾圍攻縣衙。
徐宣被包圍在縣衙裡,在得知造反的人都是受到李姓鹽商的蠱惑後,急中生智。假意投降李姓鹽商,卻暗中找到了四名大力士跟在他的身邊。待兩人見面之時,突然發難,殺死了李姓鹽商。而徐宣更是找人假扮陳登的軍隊,嚇跑了造反的人。
之後,徐宣招募一支五百人的軍隊,一邊招降造反的鹽商,一邊攻擊不願意投降的鹽商,又巧施離間計,分化造反的鹽商,各個擊破。
一個月後,張彥便平定了海西的鹽商叛亂,將所有參與叛亂的鹽商攻擊三十七人全部處斬於街市上,由此,徐宣在海西聲威大震。
衛旌、劉穎二人都是廣陵比較有才學的人,被陳矯一併舉薦給了張彥。
張彥於是以徐宣為賊曹掾,衛旌為辭曹掾,劉穎決曹掾。
隨後,衛尉王朗也舉薦了三個人,分別是會稽人闞澤、虞翻,以及汝南人程秉。
王朗在會稽當太守時,曾聘用虞翻為功曹,如今他當了衛尉,自然不會忘記虞翻,便直接舉薦了過來。
闞澤是會稽山陰人,其家世代務農,但闞澤喜愛學習,因家貧無錢,便常為人僱用抄書,以此換取紙筆。抄完書後,他也就將那部書全部誦讀完畢。他追記先生論講,探究博覽群書,並且通曉天算曆法,由此聲名顯揚。去年剛剛被王朗舉為孝廉,出任錢塘長,也算是王朗的一位下屬。
至於程秉,王朗在當會稽太守時,程秉曾從會稽路過,前往交州。王朗機緣巧合之下與程秉相遇,結果一見如故,這才知道,程秉曾跟隨鄭玄學習過,與王朗十分投機。
如今程秉在交州牧士燮帳下為長史,但王朗愛惜程秉的才華,便舉薦給了張彥,同時自己更是親自寫了一封書信,讓人送往交州,希望程秉能夠來彭城。
隨後,廷尉正監司馬芝舉薦族兄司馬朗,以及同郡王象、楊俊。其餘官員則相繼舉薦賢才,桓階、阮瑀、劉琰也一併被聘用。
短短兩天之內,十二位賢才被舉薦了出來,張彥以太尉府的命令,下令徵召這十二人來府中分別擔任十二曹掾。
又過了幾天,袁渙從袁術那裡逃了出來,攜家帶口,前來彭城投效張彥。張彥於是以袁渙為太尉府主簿。又特意給袁渙安排了住處,並且從袁渙那裡得知了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