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還讓賈詡擔任他大將軍府的長史,由此可見,張彥對賈詡的重視程度。
賈詡受到張彥的如此重視,十分感動,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的輔佐張彥。(未完待續。。)
199司徒楊彪
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張彥內領太尉,外兼大將軍,總領朝綱,權攝群臣,攬全**政,正式開始走向了權臣之路,聲望也一下子高了許多。
張彥雖然看似有著輝煌的表面,但實際上,他自己最清楚,他真正的統治地區,只有青州、兗州、徐州和部分豫州而已。
袁紹、袁術、劉表、劉璋、馬騰、韓遂、公孫瓚、公孫度之流都各據一方,陽奉陰違。除此之外,尚有李傕、郭汜、張濟等人仍然在關中一帶為禍,更有鮮卑、匈奴、烏桓、山越、南蠻、西羌等少數民族時常侵擾大漢,天下未定,烽煙四起,他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
張彥出任太尉的第二天,便親自去拜訪了一下當朝的司徒楊彪。
楊彪乃弘農華陰人,其曾祖父便是“四知先生”楊震,所謂“四知”,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楊震曾官至太尉,是東漢名臣,其子楊秉,也官至太尉,其孫楊賜,也是太尉,再到曾孫楊彪也做過太尉,楊氏一門,世代三公,其門生故吏更是遍佈天下,是關中有名的望族。
此次楊彪隨同天子劉協一路東遷至彭城,攜家帶口,舉族遷徙,李傕、郭汜、張濟等人因畏懼其名聲,不敢加以迫害。所以,在跟隨天子一路東歸的文武百官之中,唯獨楊氏一族得以保全,未曾傷亡一人。
張彥深知楊彪的顯赫地位,所以在遴選百官之時,再一次將楊彪扶上三公之一的司徒之位。其目的。就是想借楊彪的顯赫地位。拉攏那些一心忠於漢室。且有名重天下的世家大族。再說,楊彪還有一個很有才華的兒子,叫做楊修,這也是為什麼他要拉攏楊彪的原因之一。
楊彪的府邸,被安排在了距離行宮不遠的地方,是一座三進的四合大院。
在營建彭城之初,張彥並未考慮那麼多,因為當時面臨曹操的威脅。只是希望建造一座能夠抵禦住千軍萬馬攻擊的堅固堡壘,只是做為軍事基地之用。所以,在整座城池的設計上,彭城到處都彰顯著其獨有的軍事堡壘的特殊魅力。也正因為如此,整個彭城裡,較為龐大的宅院是比較稀少的。
張彥現在居住的府邸,是彭城王的府邸,算是整個彭城裡最龐大的一個院落,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將彭城王府一分為二。將其一部分劃分為行宮,以供天子居住。
畢竟當時的彭城並非是州牧的治所。所以並不怎麼繁華,往來的客商也不多。所以,在擴建彭城之時,大宅院並沒有建造太多,三進的四合大院,整個彭城也只有區區五座而已。
其中四座三進的院落已經分別賞賜給了陳群、陳珪、張昭、張紘,唯獨保留了一座三進大院,在楊彪到了彭城之後,張彥便將其給了楊彪。
張彥騎著烏雲踏雪馬,著一身輕便服裝,獨自一人來到了楊府門外,勒住馬匹,便從馬背上跳了下來,將馬匹拴在了門前的木樁上。
恰好楊府的管家途經此地,赫然看見張彥在府門外面栓馬,立刻便迎了上來,當即畢恭畢敬的叩拜道:“參見大將軍!”
張彥道:“司徒大人可在府中?”
“回大將軍話,我家大人自下朝之後,便一直待在府中,至今沒有外出。”
“嗯,你且進去通報一聲,就說我來了。”
“大將軍要進府的話,還用得著通報嗎?小的直接帶著大將軍進去見我家大人便是。”
“畢竟是司徒大人的府邸,還是通報一聲為妙,我在這裡等著,你且去通報吧。”
“這……那小的就謹遵大將軍吩咐,進去通報我家大人一聲。”
話音一落,楊府的管家轉身便進入了楊府,快步向前,轉眼功夫便消失在了張彥的面前。
片刻之後,楊彪慌里慌張的從府門裡走了出來,赫然看見張彥著一身勁裝在府門外等候,急忙走上前去,一臉歉意的拱手道:“太尉大人遠道而來,老夫有失遠迎,還望太尉大人恕罪!”
張彥拱手道:“我來造訪司徒大人的府邸,司徒大人又如何能夠事前知道,何罪之有?我與司徒大人同殿為臣,又都是三公,平起平坐,沒有高低之分,司徒大人不必如此謙遜。倒是司徒大人名重天下,年紀遠遠大我許多,是我前輩,我應該恭謙才是。”
“太尉大人說的哪裡話,文先怎敢在太尉大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