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開始按照張遼的所說的計策,將這件事全權交給王凌來負責。
王凌在晉陽城裡頗有名聲,乃至整個太原,也都知道他的名字,加上王氏在太原境內地位顯赫,威望極高,所以由王凌來辦理此事,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當天,王凌便派人去城中一些人群比較密集的地方,比如茶肆、酒肆、飯莊、客店等地方,大肆散播曹操要攻太原的訊息。除此之外,還專門把曹操說的很是可惡,又說曹操喜好屠城,一旦太原被攻下,必然會有不少人死在曹操的手上。
短短的半個時辰內,晉陽城裡便已經是人心惶惶了。加上王凌又派人在這之前緊閉上城門,派遣軍隊守衛各個城門,不許任何人進出,將整個氛圍烘托的十分緊張,百姓們都信以為真,都在為自己的性命而擔憂。
除此之外,王凌還讓軍隊在城中頻繁調動,繼續釋放煙霧彈。
大約又過了一個時辰,晉陽城裡的百姓們都恐懼萬分,生怕晉陽城會被曹操攻下,從而遭受到曹操的屠城。
這個時候,王凌才派人張貼出招募兵勇的告示,然後王凌親自走上街頭,鼓動所有的人能夠團結起來,踴躍參軍,保家衛國,抵禦曹操的入侵。
無論在世家大族裡面,還是在尋常百姓裡面,王凌的聲望都很高。他一公開露面,百姓們紛紛受到鼓舞,踴躍參軍。
幷州民風彪悍,幾乎是人人習武,加上大漢的官府並不禁止民間私鑄兵器,以至於許多人因此成為了遊俠。
此次聽聞家鄉即將受到摧殘,晉陽城內的男丁們都各帶兵器,紛紛到太守府門前參軍。
短短一日之內,竟然募集了三千多兵。
除此之外,王凌更是派人賓士各縣,繼續募集兵丁,並煽動民眾情緒,號召他們一起來抵禦外敵。
第二天中午,太史慈與張紘一道,率領兩千騎兵抵達晉陽城外,張遼、王凌把太史慈等人迎入城內。
太史慈乃當朝前將軍,官位遠比王輝的太守要高出許多,王輝得知太史慈是奉天子之命,來幷州助戰的,便主動把部下軍隊的主動權交給了太史慈。
於是,太史慈率領部下騎兵,與張紘、張遼一起前往石嶺關,讓王凌留在晉陽,繼續募集兵丁。
石嶺關是太原三關之一,位於陽曲縣大盂鎮上原村北二里的地方,東靠小五臺,西連官帽山。山勢峻險,關隘雄壯,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是太原通往代、雲、寧、朔的交通要衝,素稱太原忻定出入之門戶。
太原,山圍三面,河阻一方,地勢險固,有若秦蜀。古設雄關三道,以御外患侵擾。所謂“太原三關”,即天門關、河莊關和石嶺關。這三關之中,天門關地勢最險,石嶺關、河莊關地處最要。
太史慈率軍先出天門關,再經由河莊關一路向東連行三四十里,才抵達石嶺關。
石嶺關嶺橫東西,路縱南北,歷為太原通往忻、代、雲、朔之要道,給人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感。此關洞門細窄陰暗,引道坡陡彎疾,加之官兵把守,戒備森嚴,給行旅交通造成困難。
守將姓郝,名昭,字伯道,乃太原人,勇冠三軍,堪稱是太原軍中第一驍將。
太史慈從晉陽出來之時,王凌便告知了他有關郝昭的一些情況,並給了太史慈一封書信,讓他交給郝昭,以便讓郝昭聽令於太史慈。
太史慈等人抵達石嶺關時,但見關門緊閉,關城上劍拔弩張,守城的人忽然見到一支陌生的軍隊到來,立刻大聲喊道:“來人止步!”
太史慈於是開弓搭箭,將王凌的書信射到了城樓上。
守兵取下書信,便去交給郝昭。郝昭接到這封書信後,開啟匆匆一看,頓時歡喜異常,當即命人開啟關門,迎接太史慈等人入關。
關門緩緩開啟,郝昭率領部下從關門裡緩緩走出,太史慈但見郝昭身長八尺,身體健碩,手長臂粗,頗有一番英雄氣概,心中不禁暗暗稱讚。
“末將郝昭,參見太史將軍!”郝昭走到太史慈的面前,畢恭畢敬的道。
太史慈道:“不必多禮,王長史的書信你既然看了,應該知道我是來幹什麼的了吧?”
郝昭點了點頭,回答道:“太史將軍放心,末將必然會聽從太史將軍的調遣,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很好。曹操的軍隊可曾抵達?”太史慈問道。
郝昭道:“前日只發現了曹軍的斥候,卻並未發現有曹軍動向,但為了安全著想,末將已經將關門關閉,拒絕一切來往商客入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