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等人。
陶謙對於田楷、孔融、劉備等人的到來非常高興,經過一陣寒暄,互相介紹後,陶謙很快便與眾人熟絡起來。
酒過三巡,陶謙便道:“今次徐州有難,諸公不畏強敵,仗義相救,實在令我感動異常。只是曹操勢大,又兵強馬壯,不知道徐州這次能否躲過一劫……”
話音未落,張飛突然開口叫道:“陶使君大可放心,只要有俺大哥在,那曹操一定會被打跑的。剛才陶使君想必也應該看見了,俺大哥剛來,那曹操看見俺大哥後,因為懼怕俺大哥的威名,不敢與俺們交戰,竟然主動撤軍了。俺大哥……”
“三弟!陶使君面前,不可造次!”坐在那裡的劉備急忙訓斥道。
張飛反駁道:“大哥,俺有什麼好造次的,俺說的都是實情,如果那曹操不是懼怕大哥的威名,為什麼早不退兵,晚不退兵,偏偏在那個時候退兵?”
他轉臉又對陶謙說道:“陶使君,你有所不知,俺大哥可是中山靖王之後,是漢室宗親,早年張角等人率領黃巾軍作亂時,俺大哥還曾率軍討伐過呢……”
陶謙聽張飛這麼一說,頓時驚訝萬分,又仔細的打量了一下劉備,見劉備容貌異人,非常人之相,便忙問道:“玄德,你當真是漢室宗親?”
劉備點了點頭,說道:“陶使君,我確實是中山靖王之後,但後來家道中落,才淪落到此。”
陶謙見劉備語言豁達,心中大喜,急忙站了起來,徑直走到了劉備的面前,取出身上所繫的印綬,用雙手捧著,畢恭畢敬的道:“如今天下擾亂,王綱不振;玄德公乃漢室宗親,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邁無能,情願將徐州相讓,還請玄德公萬勿推辭。老夫自當撰寫一封檄文,申奏朝廷,表玄德公為徐州牧。”
此語一出,在場的人無不驚訝,就連劉備也是目瞪口呆,萬萬沒想到,陶謙突然說出這番話來。
“陶使君喝醉了,竟然說起胡話來了,使君大人酒量一向不好,還請諸公見諒。”孫乾急忙走了過來,一把攙扶住了陶謙,一臉笑意的說道。
陶謙一把甩開了孫乾,大聲說道:“老夫沒有喝醉,老夫再清醒不過了。老夫就是要把徐州託付給玄德公,玄德公是漢室宗親,必然能夠率領徐州文武一起振興漢室……”
劉備急忙推辭道:“我雖然是漢朝苗裔,但功微德薄,當平原令時,天天就擔心不太稱職,又何況是整個徐州?陶使君久在徐州,將徐州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都安居樂業,我劉備何德何能,敢接此重任?請陶使君恕玄德不能從命!”
陳登皺著眉頭,看到如此一幕,急忙對坐在身邊的臧霸小聲說了一些話。
臧霸陰沉著臉,朗聲說道:“如今曹軍還在城外駐紮,眾人都坐在這裡,不商議退敵之策,卻要將印綬相讓,把我們這些出生入死的將士當成什麼了?”
此話一出,大廳內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就連曹豹的臉上也有些不悅。
孔融、田楷紛紛出來勸說,陶謙見臧霸、曹豹、陳登等人都有些不悅,在孫乾的勸說下,也只好作罷。
陶謙重新回到了座位上,喝了一口悶酒之後,這才說道:“不知道諸位可有什麼退敵之策嗎?”
劉備自告奮勇的站了起來,抱拳道:“陶使君,我與曹操曾經在討伐黃巾軍時有過交情,我想寫一封信讓人送給曹操,陳說利害關係,勸說曹操退兵。如果他執意不肯退兵,只好兵戎相見,這叫先禮後兵。”
“好,那請玄德公速速擬寫書信,我讓人連夜射到曹營。”陶謙激動的道。
劉備讓人拿來紙筆,他提起筆,當著眾人的面,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封書信,然後摺疊起來,交給了陶謙。
陶謙匆匆看了一遍後,歡喜異常,隨即對孫乾道:“公佑,麻煩你親自往曹營跑一趟,將這封書信送給曹操。”
孫乾抱拳道:“公佑領命。”
隨後,孫乾帶上劉備寫的書信,連夜出城,以使者身份來到了曹軍營寨。
曹操端坐在大帳裡,正在和郭嘉、荀攸謀劃著明日如何攻城的事情,卻見典韋從帳外走了進來,便問道:“何事?”
典韋抱拳道:“啟稟主公,陶謙派來了一位使者,要面見主公。”
“使者?”曹操猜測道,“難道是陶謙支撐不住了,主動派人前來投降?”
郭嘉、荀攸對視了一眼,都猜不出這個時候陶謙派來使者的用意何在。
“把使者帶進來!”曹操衝典韋喊道。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