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巒疊嶂,樹木蔥籠,一條蜿蜒流淌的河流出現在我們眼前,碧水常流繞山轉峰,如緞如帶,盡取水之至柔,山丹水綠,靈性十足。
大家都被龍虎山歎為觀止的風景所吸引,完全陶醉於這丹山碧水之中,都快忘了上山比試的事,山路盡頭是一處道觀,左右再無其他通路,看來要繼續前行必須先要透過這道觀。
都被山間風光所吸引都忘了時間,我們走到這裡不知不覺已是下午,越千玲她們說今晚就在此休息,明天繼續趕路,我點頭答應,剛走一步看見聞卓舉步維艱的看著那道觀。
“怎麼了?”我好奇的問。
聞卓把顧連城交給我的地圖拿出來,指著上面第一處標示回答。
“這恐怕就是我們要過的第一個關了。”
“三曲九洞啊,不是應該有九個洞嗎?”蕭連山聽聞走過來一本正經的問。“怎麼會是道觀?”
“龍虎山又被稱為仙人府,所謂洞天,在道教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洞天就是地上的仙山,洞天意謂山中有洞室通達上天,貫通諸山。”我之前的輕鬆蕩然無存,這道觀若是三曲九洞的第一處地方,能取洞天之意,也不知道是那路仙人在此把守。
道觀香火鼎盛,兩邊古樹參天不但莊嚴也甚是寂靜,硃紅道門緊閉我站在門口良久,虛空子一再提醒此去三曲九洞多艱險,一入山門,生死不論,我回頭看看大家,每一個人臉上的表情都很堅定和無畏。
除了聞卓!
很少見他臉上會有懼怕和不安,確切的說從我認識他開始就沒見到過他現在這表情,一個人縮在最後,看上去有些惶恐和焦躁,頭埋的很低我都快看不見他的臉。
聞卓在害怕?!
這是我完全沒想到的事,一個連羽化三界也能談笑風生不以為然的人,居然還會害怕,我看他時不時瞟著道觀門口的匾額。
清風庵。
聞卓似乎對這三個字莫名的忌憚,一直不停舔舐著嘴角,手足無措的樣子讓我都有些詫異,聞卓怕的不應該是這三個字,到底這清風庵中有什麼事或者什麼人能讓聞卓如此不自然。
聞卓抬頭的時候剛好和我的目光對視在一起,估計他也知道我發現他異常的反應,嘴角極其不自然的上翹,擠出的笑容都是那樣生澀和尷尬。
聞卓越是這樣我反而越是好奇,很想知道這清風庵裡有何妖魔鬼怪能令聞卓害怕成這樣。
我轉過身去,深吸一口氣沉穩的敲響道觀緊閉的硃紅大門,下意識的回頭再看聞卓一眼,發現他整個人已經躲到葉輕語的身後,誠惶誠恐的樣子讓我心不由自主的提起來,能讓他害怕的人或者事絕對不會簡單。
我聽見開門的聲音,心提到嗓子眼,硃紅大門緩緩開啟,從裡面出來兩位手持佛塵的女道士,一襲青衣星觀,長相清純秀麗、儀態端莊典雅、身姿曼妙,超凡脫俗堪比仙子。
第二章 秉燭論道
我一時間有些忘神,抬頭看看道觀的匾額,清風庵。
此處是女道庵,裡面修行的應該都是女道士,開門迎客兩位女道士舉手投足頗有仙子之氣,實在不明白麵前有超凡脫俗的女道士能有什麼好怕的。
我提起的心放了下去,連忙稽禮沉穩的說。
“坤道有禮,我們是上龍虎山參加玄門比試,路盡於清風庵,想借路而行,請坤道行個方便。”
在道家對男道士稱為乾道,對女道士稱為坤道,見她二人手持佛塵應該也是迎客送賓的道士。
“居士無量壽福,過三曲九洞的文牒可以帶來。”我左邊的女道士還禮聲音空靈若仙。
我讓越千玲把虛空子交給我的文牒拿出來,送到女道士面前。
“各位居士既然是上龍虎山參加玄門比試,需在這文牒上加蓋三曲九洞神仙府的印鑑,清風庵為第一洞,主持已在正殿靜候文牒,今日已晚,先把文牒送至主持之手,待明日各位居士自行去取。”女道士並沒有接我手中的文牒,吐氣如蘭淡泊如水,怎麼看都不像虛空子說的那樣兇險,我一直緊繃的神經稍微有些放鬆。
聽女道士這麼一說,我連忙點點頭,按照她們這意思,是要先把文牒送過去,等到明天加蓋好印鑑我們再去拿回來就可以過去了,我承認我現在的想法和葉輕語一樣,好像原本被我想的極其困難和複雜的事,突然間變得輕鬆和簡單,或許是面前站著的是兩位女道士的原因,超凡脫俗清秀可人,怎麼看也沒有兇險的意思在裡面。
畢竟是男女有別,既然主持在等文牒,我讓越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