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元是否又有極限?
同樣是真元,在不同人的手中,為何表現的如此不同?
只是轉換一下觀察視角,這個世界就變得截然不一樣了。
若是再變得更加渺小一些呢?
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
對於這八萬四千蟲而言,這一碗水就是它們的世界。
而碗之外的世界,更是無窮大的“宇宙”。
什麼是無窮大?什麼又是無窮小?
所有的疑問,齊齊在孟夏腦海中匯聚。
但是。
孟夏並沒有迷茫,頭腦反而越來越清晰。
最終,孟夏得出了一個答案。
世界的本質是什麼?
世界的本質就是世界!
它就在那裡,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但世界在孟夏的眼裡,卻不再是曾經那個世界。
所謂的“世界”,核心就只有兩點。
第一,我知道的。
第二,我不知道的。
我所知有限,所以世界有涯,而這就是無窮小!
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所以世界無涯,而這就是所謂的無窮大!
知道也分為“現在知道的”、“未來知道的”,而現在知道的,在未來或許還會被證偽。
所以,知道與不知道,也不是絕對。
而夫子一脈最推崇的就是知至而道至,也即是知行合一!
在這一瞬,孟夏只感覺天地宇宙,在他的眼中忽然一分為二。
一部分為“黑”,一部分為“白”。
黑即為不知,白即為知。
黑中有白,白中有黑。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而這,即為——道!
在孟夏悟道的剎那,孟夏的精神一分為二,變得黑白交錯。
而孟夏的體外,則浮現出一黑一白兩條魚。
黑魚象北溟,其中有魚,其名為鯤。白魚象南溟,鯤化為鵬,鵬向南溟而飛昇。
黑魚白魚交融,即為太極。
在太極圖形成的剎那,整個結界天地都為之一震。
而孟夏的周圍,更是接連出現乾、坤、坎、離、震、艮、巽、兌八門,竟像是連通了八扇門戶,開啟了八個世界。
不僅如此,孟夏的周身,還接連出現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色。
天地間的一切能量,都在流轉、變換。
而這些統統都是孟夏對於世界的認知!
知至而道至!
孟夏對世界如此認知,那麼世界在孟夏的眼中也如此呈現。
或許在他人的眼裡完全就是狗屁不通,但孟夏依舊會固執的去堅持!
因為,這就是孟夏的世界!
也即是所謂的內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