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
大自然似乎早已把一切都已經譜寫好了!
生命就是一個大寫的“○”,人族以誘捕器“釣魚”,還真未必比黑熊抓魚更高明。
這些花花草草蜂擁到身邊後,寄生生命的律動,節奏變得非常特殊。
綺琴似乎瞬間從一個莫得感情的工具人,變成了一個渴望愛情的少女。
心境陡變,再不復曾經的波瀾不驚,感情也變得格外敏銳,對粘過來的花花草草,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寬容。
但是。
綺琴很快就意識到了不對!
這些粘過來的花花草草,都太無聊太低階,她思考過的一些問題,他們竟然從來都不曾關心過。
為什麼要笑?
少年為何會衝入火場救下耋耄老人?
還有那羞人的傷勢,為何以她聖族之身,竟然也無法自愈?
最讓綺琴感覺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傢伙竟然對食物來者不拒,沒有任何追求。
在她眼裡,明明已經腐敗到極點的東西,那些人竟然一臉享受。
綺琴無法想象!
更可怕的是,還經常有花花草草以極大的誠意,將這些當做定情信物贈送給她求愛。
結局自然可想而知!
當只有她一人的時候,這一切似乎都理所當然。
但當她置身於同伴之間的時候,她似乎成為了例外!
綺琴感覺她沒錯,但當所有同胞都一樣的時候,她忽然好像又錯了!
綺琴抗拒著本能的呼喚,不斷的自我反省。
默默感受著這一切,孟夏忽然有些明悟。
這所謂的“聖族”,或許真就是被寄生生命本能驅動的軀殼!
若是遵循本能也就罷了,一旦多思多想,抗拒本能,反而會陷入無休止的痛苦中。
可悲的種族!
或是格格不入的緣故,綺琴多次抗拒身體的本能。
於是,寄生生命的律動也變得焦躁起來。
不停的發出訊號,催促綺琴去完成使命。
綺琴憂思、抗爭。
這個過程無疑非常的難受!
和放縱相比,節律明顯要更有難度。
這種本能的驅使,一次比一次來的猛烈。
就像是人餓到極點,滿腦子就只剩下食物兩個字一樣,綺琴也被折磨的欲死欲休。
好幾次孟夏都要懷疑人生,真害怕綺琴會沒忍住本能的呼喚,和男人發生了點什麼。
萬幸的是,綺琴最終還是忍住了。
這個過程,極為慘烈,就像是前世的戒d。
沒多久綺琴就變得形容枯槁,就像是花兒枯萎,眼看就活不長的樣子。
看到女兒變成這樣,母親很痛惜,默默的照顧著綺琴。
就連綺琴的父親,表面上似漠不關心,但也對她表現出了更多的關愛。
綺琴看在眼裡,心頭微暖,形容枯槁的臉上也慢慢有了笑容。
而當到了某個節點後,某根緊繃的弦,好像突然斷掉了!
從這一刻開始,綺琴忽然感覺,某種束縛忽然離自己而去。
精神更是前所未有的精微、壯闊!
她感知到了腦海中的那條蟲,捕捉到了它的律動。
這一天,綺琴的世界觀崩塌。
那條蟲到底算什麼?
我的體內又到底有誰存在?
從這一天開始,這條寄生生命有了兩個觀察者。
和孟夏不同,綺琴竟然將這些律動,以曲譜的方式記錄、還原。
感知到這一切,孟夏意外無比。
難道綺琴的音律,本質上就是寄生生命的律動?
孟夏的猜測,很快就得到了驗證。
綺琴為了內觀寄生生命的律動,故意去吃血食之外的食物。
寄生生命律動加速,綺琴頓時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噁心。
這一推測出來後,綺琴懷疑人生。
她的所有就只是這一條蟲?
綺琴不信。
在觀察到求愛的訊號後,用音律巧妙記錄,將其還原成了一段小調。
將其彈奏給一個同胞聽後,那個同胞直接瘋了。
被她的琴聲支配,憑藉著本能,瘋狂的追逐。
一條蟲難道這就是聖族的本質?
綺琴難以相信,無法接受,開始拼命的尋找證據,反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