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憑空遭受誣賴,氣得怒火沖天,狂叫道:“***,你們才是匪徒,敢胡亂誣衊小爺,你們分明是想敲詐!”
那老者又冷笑道,“敲詐?你難道真要老爺點透,‘匕首會’是‘叛逆’中最陰險毒辣的團體,凡捉住匕首會中的人,皇命是殺無赦,你這小子還想活哩!”他竟然把丁曉看成匕首會的小頭目了。
這些人說是“奉皇命來專捕反賊的”,這倒不假,但主要卻不是對付匕首會而是對付義和團,原來那時匕首會的勢力已走下坡,他們那種“人自為戰”,用暗殺手段反抗清廷的方式,反給清廷逐個擊破,到處搜捕,成不了什麼“氣候”了。
匕首會雖走下坡,而義和團卻是新興勢力。那時義和團正是剛組織沒多久,開始時揭的是“反清復明”旗號,又幫助被官府。教民欺壓的百姓,所以很得百姓擁護。
因此一有義和團組織,清廷立刻把眼光轉向它了。(那時候,義和團還未“合法”,還未“公開”)他們像搜捕匕首會人物一樣地搜捕義和團的人。
那幾個人便是北京九門提督派來協助當時山東巡撫李秉衡、直隸總督裕祿、河南巡撫張汝梅等搜捕義和團的。九門提督派出的人很多,加上那幾省官府原有的名捕頭,就組成了一個搜撲義和團的“核心組織”。這幾個人便是被分派去協助安平府搜捕河北、河南邊界一帶的義和團的。
那老者名叫焦忠耀,是九門提督下面一把得力好手,精於“通臂拳”,還會幾手點穴法。那同來的三人則都是他的晚輩。他們一行四人,因能縱高竄低,諳熟江湖切口,因此他們每逢大隊官兵出來搜撲反賊時,他們便擔當在前面偵查的任務。若發現“賊巢”,便引大隊專“鎮壓”,若碰到小股的拳民,則他們幾個便就地解決。
這天他們碰見了初入江猢的丁曉,盤問之下,雖然明明看出他是個雛兒,但見丁曉提起江湖上最秘密的暗殺團體匕首會,又提起匕首會中那使太極劍的婁無畏(丁曉其時還不知婁無畏名字,可是他轉述金華所說的相貌。焦忠耀等一聽了就知道正是清廷懸巨賞緝拿的婁無畏),心中也不禁一驚。他們又聽了丁曉自述是“懂得幾手粗淺的太極劍法”,便猜疑他和婁無畏有什麼牽連,因此不管是否捉錯,便先伸手把丁曉擒拿了)這正是歷來殘酷統治者“寧殺錯一百,莫錯放一人”的做法。
可憐了曉哪裡知道這麼危險,還是怒氣沖天地大罵。那些人也不理他,兀自在抽菸、喝酒、談夭、冷笑。
沒有一盞茶功夫,官道上塵沙漫起,風鳴馬嘶,一拔馬隊,一窩風地駛到。這正是安平府搜捕義和團的大隊。他們一路上,已胡亂捉了十來個義和團“疑犯”。這回又聽得焦忠耀捉到一個與匕首會重要人物有關的人;帶兵官聽了一不覺大喜。
正當他們歡天喜地之際;有一個單身怪客,悄然進入酒店,走到他們跟前……
那來人是個卅多四十歲的中年漢子,劍眉虎目,耿耿有神,不知怎的他在亂哄哄的時候,就混進來了,那時門外是數百馬隊四散歇息,他竟直走到帶兵官和焦忠耀等的面前才被發覺。
丁曉正在氣頭,正在亂罵,他也沒有注意到有人進來。驀然他聽得那帶兵官操正官腔在喝問:“什麼人,胡亂闖進?不知道規矩嗎?”又聽得有人慢條斯理地答道:“什麼規矩;茶樓酒館,人人可進。你老爺來得,難到我就不能來得?”
這聲音好熟!丁曉也不禁愕然張望。這一望可把他驚著了,這人正是紅衣女俠叫做“朱師叔”,曾和自己在月夜沙灘之下交手的人!
丁曉的眼光剛和那人接觸,只見那人突然衝進兩步,大叫道:“呵!表弟,你怎麼啦?給人帶上這些玩藝?(指手鐐腳銬)”
丁曉未及回答,與焦忠耀同來的人,已拔單刀,舉鐵尺,紛紛攔阻,不准他挨近丁曉。那人顯得瑟瑟縮縮的樣子,退過一邊,作出驚訝之狀,呆望丁曉。
丁曉更是驚訝,他不知道怎的自己竟成了這個人的“表弟”了。
丁曉處在這個場面,急促間竟想不出什麼話回答,當下又聽得焦忠耀喝道:“這傢伙準不是什麼好路道,給我擒下!”活聲未了,與他同來的兩個壯漢,便舉起鐵尺。喝令來人受綁。
丁曉情知來人本領高強,以為必有一番拼鬥,正瞪大眼睛待看熱鬧,哪知全出丁曉意料,那人竟高舉雙手,大叫:“俺什麼也不懂得,老爺們抬抬貴手,別難為俺這苦哈哈的!”他竟乖乖地任從那些人綁了。
這一來更令丁曉氣得七竅生煙,從熱騰騰的希望裡,跌入冰冷冷的雪窟中。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