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3 / 4)

等雲錦到了廚房一看。才知道康熙摘地還真挺全。凡是暖室裡有地。他都摘了些。冬天裡地青菜本就金貴。再加上暖室裡出來地。味道上總不比大地產地純厚。所以雲錦決定儘量不做太深太細地加工。或清炒。或白灼就可以了。免得破壞那些菜地清香之氣。再用能生著吃地拌上兩個冷盤。至於葷菜嗎?弄個小雞燉~。再加上個土豆燒牛肉也就可以了。剩下地也就是配幾個例菜了。這些張嫂都能弄妥地。

雲錦吩咐下人們將飯菜擺好之後,才去堂屋裡請康熙和兩位阿哥用膳,並讓奶媽先把元壽帶到裡屋去餵奶,剛才做菜之前,雲錦已經將奶水擠好了。

“每次到雲錦這兒來,就能感受到鄉野之氣。”康熙坐好之後,看到桌面上的菜,就笑了起來。

“皇上不喜歡嗎?”雲錦忙問道。

“喜歡,農業乃國家之根本,”康熙笑著搖頭,“我豈能不喜歡農家菜呢。”

“皇上聖明。”這康熙也真是會誇獎自己,現在桌面上這些菜,也許擺到現代,還可以稱之為農家菜,可是在清朝,有幾個最基礎的農民能經常吃上這樣的飯菜呢?只是他是皇帝,說出來的話雲錦總是要捧著點兒的。

現在烏喇那拉氏不在,侍候康熙用膳的活兒自然也是雲錦的了,她站在康熙的旁邊,依著他的眼色和吩咐,不時給他挾著菜,一頓飯下來,站得腳都軟了,幸好自己在廚房裡先掂了些,否則還不得餓暈過去啊。

這頓飯康熙吃得很香,用時也就長了些,等他們好不容易用罷了膳,雲錦又請這幾位大爺到堂屋中落坐,讓人呈上了準備好的果盤,都按照雲錦的要求切成了可以入口的大小,上面還插了木籤,方便他們取用。

“方才朕說的‘存留養親’之事,你們要多加留意,儘快的讓人實施下去。”康熙一邊吃水果一邊對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說道。

存留養親,雲錦在一邊聽的一頭霧水,這是什麼東西?可能是因為有些累了,或是在院子裡呆的,警覺之心降低了,臉上也跟著**了疑問之色。

“雲錦看了那麼些書,連什麼是存留養親都不懂嗎?”康熙看到雲錦的神情,就笑著問她。

“皇上,雲錦看書只圖好玩,不求甚解,未能明白此話的意思,真是慚愧的緊。”雲錦趕緊做出一副羞愧狀。

“老四,雲錦是你的人,你跟她說清楚吧。”康熙跟四阿哥說道。

四阿哥淡淡的看著雲錦,眼神中透露出自己丟了他的人的神情,可是這也能怪雲錦啊,自己也不想當官,看書只是解個悶,要那麼博才做什麼?再說,不是有句話,叫做女子無才便是德嗎?怎麼到了他們這兒就行不通了呢?一個兩個的要自己看書寫字,看書也就罷了,可是寫字真的不是雲錦的喜好啊。

四阿哥雖然對雲錦的“無知”有些不太愉快,但還是遵從康熙的命令最簡練的語言把存留養親的意思講給了雲錦。

原來這“存留養親”,是指犯了死刑、流刑、徒刑等人,如果該罪犯家中有需要其奉養的直系血親,可以暫時免除刑罰,准許死刑犯在家“侍親緩刑”,准許流刑犯在家“權留養親”,等到被奉養人去世後,再令罪犯服刑的制度。這種制度從北魏時期就開始了,此後唐、宋、元、明都將其列入律典之中它是根植於我國儒家孝道文化的一項刑罰執行制度,是法律儒家化的表現法律家族化、倫常化的體現。

康熙這次要增加“存留養親”

的基本內容是,凡犯死罪而不是常赦所不原的,高、祖父母及父母年在70歲以上又有疾病需要有人侍養的,家中又沒有成年丁男或半成年男子,可以根據他犯罪的情節皇帝親自決定是否處以死刑;若犯徒刑與流放配罪的,就杖一百罪可收贖金,以便他能夠在家奉養父母。

雲錦聽明白了“存留養親”的意思,口頭上稱讚康熙仁心為懷,面上也儘量做到不顯,可是心裡卻是在暗歎,雖然在這個世界裡可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實就是在現代社會,雖然比這時候的法制環境要強上太多也未見得能做到絕對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也不能這樣啊不是擺明了給人留下空子可以鑽嗎?再說了,你對罪犯這麼優待讓受害人情何以堪哪?

只是雲錦這種表裡不一的行徑卻是沒有瞞過她的枕邊人四阿哥,在送走康熙和十三阿哥之後,他很直截了當的問雲錦對這個“存留養親”是否有其他的看法,難不成覺得這流傳了上千年的制度有什麼不妥嗎?

“這存留養親是朝廷對百姓的德政,是皇上重視孝道的仁心,雲錦哪裡會有什麼意見?”雲錦笑著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