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為此他們首先選用“辛伯森”雷達的初始研製型號作為基礎雷達,同時在上面保留進一步升級的介面和外展功能;
其次在合同大作手腳,將後勤保障、維修服務、裝備升級以及人員培訓等後續服務保障方面做了大量隱蔽而又近乎霸道的規定;最後對中國釋放大量的善意,大談兩國睦鄰友好,為友邦著想,甚至不惜自己露出破綻讓對方揭露,從而讓中國放鬆警惕,簽訂這份危機重重的合同。
而這份合同一旦簽訂,那後續的事情便接踵而至,人員培訓要花錢、裝備維護保養更要花錢,這還不算什麼,最麻煩的是所有的零部件,哪怕只是一顆螺絲釘都要從英國原裝進口,維修人員也要英國工程師親自上門進行維修保養。
僅這些費用就大大超過雷達的本身價值,而更要命的是,英國所提供的雷達是最初始的研製型號,其中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和技術缺陷,使用的故障率必然較高,到時候在維修保養之外必然要涉及到升級改裝,而這部分的價錢必將是個天文數字!
光這幾項費用加在一起,就已經超出雷達本身價值的四到五倍,如果只用金錢就能解決的問題也還好說,怕只怕英國人後續利用配件、維修以及升級對中國提出某些政治附加條件,不然的話就利用手中配件和升級卡住中國的脖子,到那時中國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屈從英國的條件,要麼眼睜睜看著投入無數金錢的雷達就此成為一堆廢鐵!
安德森和布朗都是使用這套方法的老手,運用起來可謂駕輕就熟,而他們此前在中東、在南美、在非洲可謂是無往而不利,甚至有些國家的裝備整個被他們所壟斷,並以此為契機對這些國家的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領域進行滲透,從而達到操縱和控制這個國家的目的,而這種辦法在國際軍火界被稱為新殖民主義。
此次對中國的軍售,安德森和布朗有意複製這個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很成功的模式,不過他們碰到了盧嘉棟,作為後世穿越而來的軍工專家,盧嘉棟很清楚軍火工業大國以及國際軍火商的慣用伎倆,別的不說,印度的戈爾什科夫航母專案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正因為如此,盧嘉棟才會極力反對簽署這樣的合同,因為這樣裝備採購買來的不是軍隊的戰鬥力,而是一頓讓人無限頭疼的廢鐵!(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一章 高額的報價
“怎麼樣?安德森先生,能否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盧嘉棟帶著淡淡的笑容,看著對面久久不語的安德森,而此時的安德森那張白皙的面龐早已是冷若冰霜,解釋?怎麼解釋!對方已經把合同中隱藏的殺招全部看出來。
既然如此,再去解釋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現在的安德森算是徹徹底底明白了,為什麼布洛姆貝格會敗在這位剛剛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身上了,不是布洛姆貝格太愚蠢,而是盧嘉棟實在是太精明。
這個盧嘉棟究竟是什麼人?他是怎麼快速而又準確的判斷出合同中的奧秘的?他又是如何在眾多反對當中全身而退,再次坐到談判桌前的?無數的問題縈繞在安德森的腦海,因為他不敢相信,這是一個年紀僅僅二十出頭,毫無資歷和閱歷的年輕人所能辦到的事。
不過鐵一般的事實就擺在他的眼前,讓他無從反駁,以至於在某刻短短的那麼一瞬間的功夫,安德森甚至懷疑對面的中國人是不是應用了什麼古老的秘術,讓原本年紀很大的人得以永葆青春!
但不管安德森心中的疑問如何之多,猜測如何之寬廣,那種濃濃的後悔之情卻永遠也無法抹去,能快速看出合同中的貓膩說明盧嘉棟很精明,能在反對中全身而退則證明盧嘉棟身後有著高層強有力的支援。
如此精明且有高層支援的談判對手,自己竟然對其完全忽視,甚至連一點防備都沒有,以至於自己親手佈置的所謂無法逃避的陷阱,卻被盧嘉棟當做小孩子過家家般輕易拆穿,現在想想當時急功近利風風火火的行為是多麼的荒誕和可笑!
“也許當時的布洛姆貝格也是這樣的心情吧!”
安德森的心裡微微感嘆了一句。可感嘆歸感嘆,安德森那種英國紳士特有的自信和高貴的氣質再次由內而外迸發出來,不管怎麼說他是大英帝國的精英,怎麼可能跟布洛姆貝格這種不入流的軍火掮客相比,更何況這場談判他並沒有輸。
而且主動權依然牢牢掌握在他的手裡,原因很簡單。如果中方在看出合同後失去興趣的話,只要派個人通知他們結束談判便可,根本沒必要再次坐到談判桌前,所以說中國人對炮兵偵察校射雷達依然興趣濃厚,因此他以及整個英國談判代表團還有一舉打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