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火眼金睛,平常人只要是一句話、一個臉色、甚至是一個眼神,穆沙拉夫都能剖開外皮直視內心,而盧嘉棟這句感**彩極濃的話,自然能讓穆沙拉夫“以一葉之輕,窺探深秋之重”,在他看來,要不是對印度這款阿瓊坦克有著極為深入的研究,絕不可能可能說出這樣不屑一顧的話。
而讓穆沙拉夫驚訝就驚訝在這裡,印度的阿瓊坦克自1974年立項研製以來,雖然也有過公開的報道,可也僅限於小篇幅的簡介型別,具體的效能資料以及研製的進展情況則是印度軍方和政府嚴格保密的專案。
在他擔任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期間就利用各種手段,想搞到關於阿瓊坦克的詳細資料,然而印度在這方面的保密措施做得相當紮實,使得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在此事上一直進展不大,然而今天聽了盧嘉棟的話,好似坐在面前的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早就對阿瓊坦克非常瞭解,難道他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穆沙拉夫很快便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就連自己潛心多年,費盡心機都沒有弄到手的東西,他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又怎麼可能知道,更何況中國的情報機構雖然厲害,但主力卻集中在蘇聯、日本、東南亞還有T地區。印度即便重要但也只是次要方向,這些年來,中國很多關於印度的情報還是透過兩國情報交流,由巴基斯坦方面提供的,既然如此,就更不可能有了解詳細情況的道理。
“應該是對印度的輕視所致的緣故吧!”穆沙拉夫聊以**的想著。畢竟在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印度軍隊被中**隊打得是屁滾尿流,僅此一戰便將印度打得舉國震動,而中國也就此對印度形成心理上的優越感,想到這裡穆沙拉夫心裡暗自點了點頭:
“應該就是這個原因!”
想到這裡,穆沙拉夫原本驚詫的心也漸漸平和下來,然而接下來盧嘉棟的一席話,卻讓他稍稍淡定的小心臟再次狂跳起來:
“阿瓊坦克好像是印度1974年立項,最初的設想是立足於印度國內工業實現完全自主生產的新式坦克。只不過印度的軍工基礎過於薄弱,加之軍方的要求一再提高,使得研製進度不得不一拖再拖,現在所謂的國產只是一句空話,大部分的技術基本都是引進德國、蘇聯、英國等軍工強國的。
不過這樣一來,按照二代坦克的標準來劃分的話,阿瓊坦克的原型車也應該研製得差不多了,最近一兩年就應該做初始測試了。然而其應用的技術除了引自英國的120mm線膛炮還可圈可點之外,諸如均質鋼板裝甲、仿製蘇聯產的低功率發動機都把這款坦克效能拉低好幾個層次。距離真正的列裝服役還差著十萬八千里,說是一個殘次品也不為過恩?參謀長先生您這是怎麼了?”
就在盧嘉棟滿不在乎的談論著阿瓊坦克之時,忽然發現坐在對面的穆沙拉夫臉色變得震驚無比,原本一雙炯炯有神的雙眼瞬時睜得滴流圓,兩個眼球不停的鼓著,如果沒有眼眶攔著。說不定下一刻就能蹦出來,嘴巴也形成了一個驚訝的“O”字型,幾道刀刻似的皺紋更是不停的顫動,將不可思議和難以置信生動而又細緻的詮釋在他的臉上。
而事實上,穆沙拉夫確實是不可思議。更是難以置信,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連他這個情報頭子想法設法都沒搞到的印度新式坦克技術資料,坐在對面的盧嘉棟竟然如數家珍一般娓娓道來;更沒想到的是,一直縈繞在巴基斯坦軍政首腦心目中那團印度新式坦克夢魘,卻在盧嘉棟口中成了技術低下,難以服役的殘次品。
以至於在一時間,驚訝、詫異、驚喜、興奮悉數湧到穆沙拉夫的臉上,致使他的那張飽經風霜的臉頓時變幻莫測起來,心下也是一樣,然而無論如何變化,卻是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滿心、滿臉的震驚。
要不是盧嘉棟的那句詢問的話讓穆沙拉夫頓時醒悟過來,還真不知道他會在這樣的震驚中持續多久,只不過這邊的震驚稍稍退去,一抹不易察覺的疑惑卻很快鋪滿了穆沙拉夫的面龐,進而皺了兩下眉對著盧嘉棟不解的問道:
“盧先生,您知道的怎麼這麼詳細,難不成是貴國已經”
“沒有,沒有!”沒等穆沙拉夫把話說完,盧嘉棟便笑著擺了擺手,穆沙拉夫的不解盧嘉棟哪裡看不明白,他一個情報頭子都沒搞清楚的事,自己卻對此知之甚詳,無論怎麼想都不太符合邏輯。
可事實上,盧嘉棟確實比當下任何人都瞭解印度阿瓊坦克的過去、現在、乃至將來,畢竟這款歷時三十年研發都不能服役,最後只能在閱兵式充當門面的廢材坦克在後世的軍工界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只要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