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走完一條直路。然而,我們每個人都毫無例外地擁有一個共同天賦,那就是模仿。模仿是我們共同的優秀特徵,無論我們個性如何,住在那裡,也無論我們多麼富有或多麼貧窮,我們都很擅長模仿。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複製”天才!
第四大理由 複製理論——財富複製的終極之旅(4)
模仿伴隨了我們一生。從一生下來,我們就開始模仿,模仿語言,模仿走路姿勢,模仿衣裝穿著,模仿飲食習慣……透過模仿,美國人說英語,中國人說漢語;美國人進餐用刀叉,中國人則用筷子;美國人邊看電視邊吃爆米花,中國人則常常吃些花生和瓜子。
進入學校後,模仿讓我們學會閱讀和寫作。接受西方式教育,你會從右到左閱讀圖書,如果你接受亞洲某些地區的教育,你會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來寫字。畢業後,我們又透過模仿來學習駕車,教練告訴我們如何檢查後視鏡、開轉向燈,要遵守交通規則,不超速駕駛,紅燈停、綠燈行。事實上,你對駕駛教練模仿的越好,考駕照就越容易。不同文化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模仿卻是所有文化的共同點,我們正是透過模仿來融入自己的國家、民族和文化的。就像呼吸一樣,模仿已經成了我們的第二天性。
正如生活中大多數事情那樣,模仿也有不足之處。對於很多事情,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模仿,而絲毫不加以思考辨別,我們就不會更有效率,甚至比以前還要糟糕,模仿打工就是如此。
在很多國家,子承父業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幾千年來,由於模仿父母,農夫的孩子們成為農夫,鞋匠的孩子們同樣成為鞋匠。工業革命後,情況好像發生了改觀,成千上萬的農夫和鞋匠的孩子們拋棄了傳統繼承的行當,紛紛湧入城市裡模仿“打工”這一新的工作概念。
在20世紀的前半期,西方國家的大多數人都在模仿打工,他們為獲得一份“朝9晚5”的工作,能夠支付源源而至的賬單而歡欣不已。今天的中國,同樣的情況卻剛剛開始,而且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然而,我們必須弄明白的是,打工真的能給我們帶來財富嗎?我們今天的模仿物件真的是正確的嗎?
有一個頗具能力的經理,常常因忙於應付公司事務而疲憊不堪,然而更令他感到迷茫的是,每當他靜心思考,卻發現自己除了眼前的一份工作,別無它物。最後,他決定向一位倍受尊敬的財務顧問請教,兩人訂了一個約會。這位顧問的辦公室坐落在大街邊一幢豪華的辦公樓裡。經理走進了顧問精心裝飾的接待室,但他並沒有見到接待小姐,只見到兩扇門。一扇上寫著“被僱傭人士”,另一扇上寫著“自僱人士”。
他走進“被僱傭人士”的門,又見到兩扇門,一扇上寫著“年收超過50000元”,另一扇上寫著“年收少於50000元”。他的收入少於50000元,所以他就走進了這扇門,卻又見到另兩扇門。左邊的一扇記號為“每年存4000元以上”,而右邊的記號為“每年存4000元以下”。他只存2000元,所以他就走進右邊的門。但令他驚訝的是,他發現自己又回到了大街上!
這是一個悲哀的現實:故事中的經理永遠都擺脫不了窘境,除非他重新選擇一個模仿物件。其實生活中的大多數人都像這位經理那樣,他們選擇了一個錯誤的模仿物件,開啟了一扇通往空空蕩蕩的大街的門。沒有人願意一生受人所制,窮困潦倒,或者在白髮蒼蒼的時候還要為生計奔波。因此,選對模仿物件,找準一條複製財富的道路,比任何事都更有意義。
學習成功人士,然後成功
取得成功的人,在任何領域都有一套花20分力氣得80分成果的方法。這並不表示這些贏家懶惰或不肯盡心,事實上,他們的工作一般都是非常努力的,但在投入相同的努力時,他們的收穫卻比別人高出數倍。
第四大理由 複製理論——財富複製的終極之旅(5)
換句話說,贏家做事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他們對事務通常都有不同的感覺和思考。凡是在某個領域出類拔萃的人,其所思與所為都不同於該領域中的一般人。這些贏家也許並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有別於他人,但就算贏家總結不出他們成功的秘訣,旁人經過觀察還是可以推論得知的。
從前的人非常明白這一點。例如弟子在師父跟前,學徒向工匠學手藝,學生藉著協助教授做研究而學習,未成名的藝術家花時間與有成就的藝術家相處——他們都是藉著協助與模仿來觀察和學習成功者的做事方式。
向贏家學習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為他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