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救人無數。
待最後一座府城災民之後,到底是遏制了這場災劫!
然而,這車林國朝堂,居然下頒聖旨,叫他前往都城相見,要封為御醫太守,可統管本國上下醫者,為“天下第一醫”。
徐子青本欲離去,卻是一怔。
旋即,他便微微搖頭。
那傳達聖旨的官員見狀,很是詫異:“神醫莫要誤會,這官職雖為新置,卻有實權,絕非虛名。”
徐子青笑道:“山野之人,不過行分內之事,當不得國主如此看重。”
官員聞言,立時皺眉:“神醫雖有大功,卻也不當如此驕矜。”
徐子青神情不變,仍舊溫和:“此間事了,在下告辭。多謝國主抬愛了。”
這一說完,他自是轉身要走。
突然間,四周便有十餘身影疾飛而來,皆是從天而降,氣息磅礴。
居然是十五位先天武者!
這才剛剛到此,他們便將徐子青、雲冽兩人團團圍住,將那四面八方,也都堵塞。
徐子青輕嘆,轉頭看向雲冽:“師兄,我們該離去了。”
雲冽略點頭,只伸臂將師弟攬住,而後,兩人便騰空而起,消失不見。
那官員目瞪口呆,剛要詢問這許多先天武者,緣何不能將人留下。
但待他出言後不得反應,方才發現,原來這些先天武者早已暈厥,竟是隻堪堪來到後,已在無聲間被那白衣劍客制住了!
剎那間,他後背濡溼,正是冷汗涔涔。
原來那車林國國主聽得幾方奏報,得知這神醫不僅醫術神妙,更有藥液極是靈異,能須臾之內,使人傷勢癒合,可稱神藥。
他下旨傳召神醫自有嘉獎之意,但亦為得神藥藥方,以圖加強國力,震懾八方。那十多先天乃是國主親衛,派遣而來,可見重視。
官員本是身負重任,如今功敗垂成,恐怕再得不到那神醫蹤跡,而神醫身邊白衣俠客實力何其強大,讓他心中也極忌諱。
此後該如何上折稟報,如何解釋,便都是後話了。
那些因神醫而得了偌大官聲、政績的幾位府官們,心裡暗暗感激之餘,亦有惋惜。
再言凡人。
幾座府城裡不知多少難民得神醫相助而活命,那神醫已去,事蹟卻仍舊廣為傳頌。
有人言,當日洪水氾濫,土地卻突生溝壑,更有無數青舟落下,救了人後,化為葉片,可見如此神通,當是仙人所為。
又有人言,那仙人施法後,青衣神醫便與那白衣俠士相攜出現,一個醫術神妙無比,一個勢力深不可測,未嘗不是仙人下凡,化身相助。
還有人言,災難過去,國主賞官,神醫推辭不受,若非仙人,豈會如此清高?
如此種種猜測,儘管未有全中,卻不遠矣。
這般傳言傳得久了,無數百姓信以為真,果然如此認定。
景元府早早便有立下小像祝禱祭拜,隨即眾人皆是這般施為,漸漸大多死裡逃生者,都有設定神龕。
百姓呼之:此青衣者為百草醫仙,此白衣者為白龍劍仙。
從此神蹟永傳。
而徐子青,他本在山間結廬,靜靜體悟天地,忽而心中有感,周身遍生金光。
霎時一股舒泰之意傳來,四肢百骸,皆極爽快。
彷彿這天地皆要護持於他,卻又絕不會束縛於他般。
徐子青心中一動,抬眼看向身側。
果然他這師兄周身,亦有一層淡淡金光,雖比他稍薄幾分,卻也聚集起來,凝而不散……這正是功德。
早先在天地大劫時,車齡子等對天地有大功者,身披功德,可以避劫。
如今他與師兄,怎麼亦有功德?
徐子青不由闔目,細細推算。
隨即,他便恍然。
災難過後,凡人有求生之慾,徐子青自域外而來,行醫問診,便是那一線生機。而劫難過後,徐子青道心圓滿,凡人亦感激涕零,上香供奉,是為回饋……天地有德,感凡人之心,贈予功德。
修士逆天而行,順天而修,果非天地鍾愛。
而天地鍾愛者,實為凡人。
當年大劫隕落那許多修士,又有那許多修士對一界有極大功勞,方能有功德加身,為無數性命填補,才有那般恩賜。
但如今徐子青本是管了閒事,拯救那許多災民,災民心生感激,居然可以由此聚集功德,加持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