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化去,而你的大腦也不能控制它們,先放到一邊好了。”
“我要怎樣做才行?”到現在林清還沒出現,天生很擔心他會突然從面前冒出來。
“按俺老孫說的做,以你的資質,應該很快做到。”孫悟空道:“盤膝坐下,舌抵上唇,不思不想,物我兩忘,返照空明,無體無身。”
天生依言而行,不多時便已進入了‘無我’之境,而一道強大無匹的真氣也在此時自他丹田冒出,瞬間遊遍了全身。
原來世人行事最講資質,天資高的人可在瞬間達到他人苦求一生而難達的境界,佛家所謂有“慧根”者可立時明心見性,立地頓悟就是這個道理。這種“坐照”之術本來極難,天生卻可以輕鬆搞定,也算是孫悟空慧眼識人,看準了天生有此能力。
“小生,你可以醒來了。”孫悟空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緩緩睜開雙眼,天生被隨之而來的奇妙感覺嚇了一跳。
燥熱的感覺已一掃而空,身在這溫高達4,50攝氏度的撒哈拉大沙漠,天生反覺得遍體清涼。而眼前的景物也為之一變,天生此刻可以清楚看到地面上沙粒的流動軌跡,就連天空中那一輪驕陽也變得更近更大了…
就連聽覺也有了質的提升,只聽陣陣優美的歌聲從沙漠深處傳來,天生運目望去,隱隱見到臉蒙輕紗的美麗女郎在駝背上放聲歌唱,秀髮上翠羽飄蕩…
緩緩從沙地上站起,天生開始重新審視這個世界。
“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你竟然沒被熱昏。看來要我親自出手才行了。”
數百米外的一個高大沙丘上,林清迎風而立,冷冷的目光盯視著天生。
第一部第一集完附:——本書對‘已定神話’的態度——行者認為:所謂的神話,說的人多了就好像成了定律,比如‘劈山救母’‘牛郎織女’的故事,但我們要創作一個新故事,完全可以去打破它們,為甚麼呢?因為這些不是歷史。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看了《寶蓮燈》就認為劈山救母的是沉香,沉香是哪裡人?他在哪一年劈山救母呢?我們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這本來就是人們“擺龍門陣”擺出的東西。在《西遊記》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猴子對楊戩說的話,在西遊中劈山救母的是楊戩卻不是沉香了。
這就是神話的可變通性。
我們去了解神話的目的是解放想像力,而不是束縛自己的想像力。否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