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醫學技術,堪稱夠造福人類的壯舉,這就足夠,還用想東想西?
……
楊永誠還不清楚背後的這些熱鬧,西班牙人為他驕傲和自豪,美國人評價他的同時,抬高了自己這個“良好平臺”的名聲,中國人正在為國籍的問題爭論不休,正反方網上互相嘲諷和大戰……
下午兩點半,他在加州gti總部的辦公室裡接受了媒體採訪。
獲許採訪的都是一些國際媒體,西方四大通訊社,還有西班牙的艾菲通訊社,以及如《紐約時報》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媒體,都對他進行了正式採訪。問題非常多,中間安排了兩次休息間隔。
作為最年輕,新世紀以來影響面最廣的諾貝爾獎得主,新聞媒體們自然不想錯過任何一條線索,問題也是頗為辛辣。而楊永誠就得展現他自己的談吐,話說不能隨意,還得考慮到影響和社會關係……
一下午的採訪結束,他收工回家,無聊上網看看新聞。
他原本以為能報道的內容不多,但這一看,果然還是領教了媒體們的厲害,先是之前對各國媒體用各種語言交流的方式,讓他坐實天才的名頭,然後是對gti性質的訪問,跨界天才也成為事實。
這兩點足夠回應之前說他不夠資格的人,現在他被證實是語言天才,不同行業都有創造的跨界天才,他精通機械學、生物學和材料學。回過頭再看他斬獲諾貝爾獎的原因,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諾貝爾獎的最終歸屬,和新聞採訪的完整報道,正式向世界展示這名年輕天才的獨特一面,多語言天賦,多行業精通,記憶力超群,陽光帥氣,還在商業上有著不俗的成就……白馬王子都沒有這麼多優點。
世界各地,不同膚色的人們或直接或間接的聽到他的名字,瞭解他。
只是他本人沒時間享受榮譽,後面的安排很多。
他把助理布洛斯從波士頓調來,替他分擔在加州這邊的工作……超級電池的研發看樣子也得暫時放緩,不過距離得出成果也快了。到時候他將會再一次成為焦點,證實諾貝爾委員會的目光沒錯。
隔天他有兩項日程,接受西班牙和中國媒體的專訪。
西班牙這次仍舊是埃菲通訊社,昨天的採訪多是籠統的,內容也比較正式化,而這次就帶有點訪問自己人的意思。同是西班牙的,阿方索還是一名貴族,就有以身作則,為國家爭取榮譽的意思。
一番愉快的交流結束,楊永誠後面的部分日程確定下來。他獲得如此重大的成就,衣錦還鄉是必須的,很多人都把他當西班牙的驕傲,再有王室也會接見他,國王肯定得會獎勵他頭銜。
助理布洛斯幫他記錄,這裡的工作結束,就回西班牙。
然後下午是中國方面的媒體,新華社駐洛杉磯的分部對他進行專訪。這倒是和上次媒體對他簡單介紹大相徑庭。楊永誠搞不懂原因,但本著友好原則,對專訪也欣然應允,特地留出空閒。
問題都不算複雜,如何得知的訊息、當時的心情。對方送上祝賀,再談到他的經歷,小時候的夢想,生活等等。楊永誠也談了一些在中國的見識,文化見解,還有對美食的嚮往和他總弄不明白的菜系。
專訪的氛圍很輕鬆,因為楊永誠中文不俗的緣故,交流過程也是順利。他本人也從對方的訪談中,知曉了將他定義為華裔諾獎得主的性質。最後也被問到何時才會有本土中國人獲獎的問題。
楊永誠倒是樂觀:“我相信這並不是遙遠的事情,事實上華裔獲獎的人數不少,也證明華裔是有這方面天賦的,不會比其他人差。或許幾年後,再自信點,搞不好就是這一次呢?”
記者笑了,多謝他的預測。
因為諾獎是每天一項的公佈,還剩下幾個獎項。
這篇採訪被送回中國,釋出到網路上給人們瀏覽。遠隔重洋,網民們逐漸瞭解這名年輕天才的經歷,他對中國的友好以及短暫生活過日子。很好的駁斥了網路上那些評價很負面的傢伙。
這次無疑增進了楊永誠和國內的關係,在採訪末尾還表示,以後有時間他會來這裡交流學術……支援他的網民們總算滿意起來。這裡面還是有明白人的,沒有被自以為是的傢伙弄糟關係。
更戲劇的是,他的預測很快就驗證!他曾說過這次就有中國本土的得主……結果在文學獎揭曉後,還真的被他言中。來自中國的文學家斬獲本年的文學獎項。雖不是自然科學類,但也足夠媒體歡呼。(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