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研究型企業,要說到生產和銷售渠道的問題,是遠遠不及這些大佬的。因此郎有情妾有意,便聚在一起談合作,討論利益模式。
這裡面花了很多功夫和時間,就以奪得頭籌的輝瑞來說,它們也用自己的方式反覆檢查過ada的技術,最終都是穩妥的報告。所以機會不能錯過,談判的事情也真正拿到明面上,合作在即。
除了輝瑞,英國的葛蘭素史克也預定了兩項幹細胞技術,但具體合作的內容,在它們的檢測報告尚未出臺前,無法確定……這次楊永誠過來,主要是商討ada和輝瑞的合作問題,做最後的決定。
公司就召開了個全體董事會議。
參與的人不多,楊永誠和他父親,還有維蘭德集團的代表,另外是些小股東,比如ceo尼克·韋伯。大家討論了輝瑞提出的條件和它們接受的內容,把不滿意的地方挑選出來,重新審議。
幾回合後,目前的合同是雙方都覺得便宜難佔。
主要條件是,ada將授權五項生物幹細胞製藥技術給輝瑞,而輝瑞則需要支付15億美元購買它們技術,併成立專門生產幹細胞的子品牌,輝瑞佔比60%,剩下的是ada的40%,日後銷售分成。
但這15億美元並不是一次性付清,在fda的許可尚未下發前,它們先支付30%的資金,並以日後fda的許可發放的一年後,支付30%,再下一年付清尾款。保證資金的充足和規避風險。
雙方都覺得虧的原因是,輝瑞需要為一項尚未被批准生產的技術支付15億,外加銷售利潤40%的分成。假設淨利潤率在30%的情況下,這幾項技術的市場必須要有90億美元——輝瑞才不會面臨虧損。
而對ada來說,輝瑞的在合作中的擠牙膏策略很不痛快,它們得耐心的等待它們一年又一年的還款,然後等待盈利,彌補虧損後再分紅……沒有兩三年,都不會再見到利潤分到彼此的口袋裡。
然而雙方都同意簽署合作協議。
因為只有這種雙方都佔不到便宜的情況下,這份合作才顯得足夠公平。
合作簽署之後,輝瑞將在八月底之前支付30%的交易款,也就是4.5億美元。算起來的話,持有公司74%股份的楊永誠,能從中得到3.33億美元……但那只是理想狀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虎視眈眈。
兩者目前都是35%,等這筆錢扣掉企業所得,再分紅後扣去個人所得,楊永誠實際能夠得到的款項是1.41億美元左右……兩筆大稅就直接扣去了他58%的收入,全部落到美國政府的口袋裡。
若以合作的總金額來說,輝瑞要支付15億美元的現金,他74%佔11.1億美元,但兩筆大稅就需要扣掉6.4億之多,剩下能屬於他的不到5億美元。層層算下來後,到他手上的已經少了將近六成。
很虧吧?所以才有各種“合理避稅”、“離岸公司”或“稅收倒置”的詞彙,都是企業千方百計去透過海外賬戶、合併或者一些取巧行為抵減稅款。ada公司雖然沒有那麼老奸巨猾,但afm不是吃乾飯的。
作為金融企業,在稅務方面沒有點本事不行,當然不是說用非法的手段和聯邦稅局對著幹——那是比fbi還無恥的部門。但有合法保護傘下的避稅,比如公司的營業支出,公司經營成本的稅前抵扣等。
這裡面的水,複雜到產生一種名叫“會計學”的專業。
所以費利佩·費爾南多給楊永誠的意見是,先不急著把全部資金都用來分紅,即使目前賬上也有很多錢。如今在是七月份,今後的經營活動很多,能抵扣的也多,所以先小部分分紅,謀求長遠。
楊永誠自然沒意見,他也不樂意馬上被扣那麼多稅。
商討之後,他先得到4000萬美元轉賬,幾個月後還有1.1億。費利佩·費爾南多雖然不清楚他兒子整天都做什麼,但他也年輕過,明白這時候正是風花雪月的年紀,到更老的年紀就沒什麼追求的了。
楊永誠和老爸默契的握握手,合作愉快。
結束這幾天的談判,他至少能夠從這筆生意中得到1.5億美元,等輝瑞支付剩下的11.5億美元,他還能得到更多。
前陣子的消費壓力,什麼飛機,遊艇或者豪宅……如今統統都能輕鬆解決。
年紀輕輕就有這種成就,足夠他驕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