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主人秦疏如今雖然已經過了不惑之年,離知天命也就還差三四年,卻依然如同年輕時一樣,言辭間鋒芒不掩,擺明車馬支援唐承遜的文章。
紹離覺得唐承遜的觀點以直報怨被他說得太過偏激,又想到楊宜修是他學生。從引經據典這一方面上看來,楊宜修的的確確輸了唐承遜不止一籌。故而,紹離這一局保持中立。
文采好的,立意過激;立意好的,文采上輸了。
兩位山長胸懷慈心,一致認為現在教導學生,當以“仁德”為本。唐承遜的文章辭藻雖佳,奈何立意太過。二人商議一番,都推楊宜修的文章為佳。
樂師安熙對兩篇文都推崇,又是一箇中立的。
蔡東行在上首打量了唐承遜一番,小小年紀就如同一把鋒芒畢露的利劍,一時起了愛才之心,有意打磨一下唐承遜。官場中,不懂藏鋒的人,死得最快。
就像紹離,不過是一句話得罪了當年的探花。那探花背後勢力頗大,僅僅一時不忿就將紹離在翰林院中冷放了兩年。紹離在翰林院中看慣了冷眼,藏書。後來藉著家中母親的名頭,辭了官,到鹿鳴書院當了先生。
幾人到後面的雅間商議一番。沒過多久,青絲一絲不苟、高高挽起的灑塵居士出來宣佈,第一局,楊宜修三人獲勝。
唐承遜驚訝地睜大眼睛,不可置信地看著對面謙遜有禮的楊宜修。好吧,他承認從外面看來,那個叫楊宜修的確實讓他有一種遇見對手的感覺。但是,好歹他的時文,怎麼會連一個普通學子都比不過?
早知道,他比試前,應該聽司徒逸那小子的話,好歹看兩篇楊宜修的作品。果然無論何時都大意不得!
結果宣佈出來,灑塵居士就將兩人的文章交給眾人瀏覽。唐承遜看過楊宜修的文章,兩廂一對比,楊宜修的文章,確實不比他的差多少。而且,明顯比他的文章合幾位裁判的口味。
唐承遜臉色有些不好,私下裡瞪了一眼司徒逸。找的什麼裁判!明明,他的文章比楊宜修的好啊。
司徒逸聳聳肩,玩玩而已,要不是成天被外祖母困在後院陪姐姐妹妹啥的說話,他也不會腦子一發熱,就來了這麼一場一起之爭!他輸了就輸了。司徒逸覺得能看到唐公子吃癟,更值得高興!
“想開點,現在被人比下來,總比將來到科舉的時候才發現外面的人才學都不比你低好!”司徒逸藏著右手,用左手拍了拍唐承遜還單薄的肩膀,一副哥們為你好的樣子安慰著唐承遜。
不過司徒逸顯然不太明白,怪物,比較喜歡扎堆出現。
一局之後,有半個時辰的休息時間。贏了一場,楊宜修三人都沒有開始那麼緊張了。三局兩勝制,輸兩局比輸三局好看多了。就算他們知道自己一方贏面不大,也不想弄得個全輸的局面。
算學楊宜修和雲應確實都不行。但云康從小就對算學感興趣。小時候抓周的時候,一桌子五顏六色的各種木雕,雲康偏偏從中抓了不起眼的小算盤。雲峰當時大喜,在給雲康啟蒙的時候,乾脆抓了一本算經來。
可以說,雲康真正的啟蒙書並不是千字文之類的,而是算經。
因為大周的國情,入職之時,很多官職都會考校算學,很多書院都開設了算經課。鹿鳴書院自然也不例外。
算學比試很簡單,一柱香的時間,一套題目看誰最後做出來的多、正確的多。
司徒逸想到自己右手上的小小齒印,對兩個隊友道,“你們先下去休息吧,這一局我一人足矣應付!”
司徒逸打聽過楊宜修三人的情況,裡面年紀最小的雲康,反而是算學成績最好的一個。不過成績好有何用?他司徒逸作為下一任的司徒家主,這些方面很早就開始學習。司徒家近十輩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不是市面上隨隨便便買本書就能學到的。
雲康見對面只剩下司徒逸一人,而自己還有兩個哥哥相助,心裡有些不得勁。這樣三對一,他雲康就是贏了又有什麼好得意的?“楊大哥,大哥,司徒公子是一個人在做題呢!”所以你們二人是不是也下去歇息?
“大概是司徒公子算學能力出眾,不需要同伴幫助。”雲應看見司徒逸下筆速度很快,一本正經地對弟弟道,“你學問還淺,我和楊大哥幫著你,輸得也要好看些。”
楊宜修贊同地點點頭。他楊宜修能有如今的名聲,外人都道是他天分過人。他心裡卻清楚,他比尋常人聰明不了幾分,都是他孃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將那些書中意死死地刻在他記憶深處。有些東西,看過一遍不懂,看過兩遍甚至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