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採訪,在9月16日以整版篇幅推出《葉永烈:〃小靈通〃的爸爸》。接著,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又在10月3日,在〃百姓大實話〃節目中,播出關於回憶當年讀《小靈通漫遊未來》的感想的專題……
這些報紙、電臺不約而同想起了〃小靈通〃,有兩個原因:一是如今這些報紙、電臺的編輯,大都是當年《小靈通漫遊未來》的小讀者,所以記得那本書;二是隨著2000年的臨近,記起了那位曾經帶領他們漫遊新世紀的〃小靈通〃。
舊事重提,說來話長。
記得那是1977年10月,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幾位編輯在一個小學裡體驗生活,約我給小學生們上一堂科學知識課。講什麼好呢?他們徵求了小朋友們的意見,一致要我講《展望二○○○年》。
我冒昧地答應了下來,去講了一課。想不到,第二天訊息傳開,有四個小學派代表來要我去講;第三天、第四天,幾十個中、小學要我去講。後來,甚至連無線電廠、公安局、消防隊、圖書館都要我去講,講的題目都是一個……《展望二○○○年》。
我忙於本職工作,不能一一去講,只好請他們放錄音。然而,我的腦海中久久地思索著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不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對〃2000年〃那麼關心,那麼富有興趣呢?一位老師對我說:〃這是因為大家都知道祖國的未來是美好的,但很想具體地知道未來是怎樣美好。孩子們是未來的建設者,他們就更加強烈地嚮往未來,關心未來。〃還有的老師建議我把講課的內容寫出來,寫成一本書。
正在這個時候,少年兒童出版社主動約我寫一本科學幻想小說,題目是《在國慶五十週年的時候》,也就是1999年,以便答覆千千萬萬小讀者關於〃未來什麼樣〃的問題。
這使我記起了十幾年前寫的一本科學幻想小說,叫做《小靈通的奇遇》,就是講〃未來是什麼樣〃的。
在寫作《小靈通的奇遇》前,1959年,我寫了第一本書稿《科學珍聞三百條》。當時,我剛剛走上科普創作道路,缺乏寫作經驗,從各報刊及國外雜誌中收集了許多科技新成就,共300條,編成了《科學珍聞三百條》。然而,寄到一家出版社以後,被退稿,認為羅列了這些科技新聞,太枯燥,太乏味。這本書雖然沒有出版,但是為了寫這本書,使我熟悉了許多當時的科技新成就、新動態,其中有工業、農業方面,也有醫藥、交通、通訊、宇宙航行等方面的。
後來,我為了克服《科學珍聞三百條》一書的缺點,決定把它寫成一本科學幻想小說。我透過一位眼明耳靈、訊息靈通的小記者……小靈通,到未來市進行一番漫遊,報道種種未來的新科學、新技術。這樣一來,抓住了一根貫串線,把那些一條條孤立的科學珍聞,像一粒粒珍珠用一根線串了起來。另外,在講每條科學珍聞時,不是直接講如何如何,而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