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赫舍裡會變著法兒送新的來。她總算是嚐到了當老祖宗被供著的美好滋味了。只是,每天早上讓赫舍裡過來喝早茶成了必備節目。
話還是那麼幾句,聊家,聊茶,聊花,漸漸的,她發現,赫舍裡有腦子裡的新鮮事層出不窮,每次她想繞著彎兒說點正事兒,比如皇帝最近為什麼這麼熱衷科舉啊,為什麼起早貪黑的唸書,是不是你在他跟前說叨了什麼?為什麼你說的話,皇帝就能往心裡去呢?這樣我找你來還真找得太對了
每次她想表達類似的意思,這丫頭一準會在她話剛起音兒的時候就給她掐斷了,要麼就是跪地求饒,說一堆的奴婢惶恐,奴婢不敢,奴婢老實本分,其實什麼都不懂,都是您老人家氣場強大。要麼就是說點別的,把你帶溝裡,一朵普通的菊花,她能從詩詞歌賦,說到養生之道。
而她也才知道,這丫頭在家居然把《茶經》和《本草綱目》都背下來了,更不要說唐詩宋詞這種那個基本科目了。聽蘇嘛拉姑後來彙報,這丫頭每天給皇帝講書,從《孟子》《論語》講到《詩經》《左傳》皇帝在她的薰陶下都敢跟師傅們據理力爭了。
這樣的變化,太皇太后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對赫舍裡從興趣到戒備再到現在的非拽在手裡不可,這丫頭放出去,太危險了。有她在宮裡,皇帝都不想著往外跑了,她可以放一半兒的心,留她在手邊,她可以時刻控制她說話的“度”,稍微過界一點點,第二天請喝茶的時候,暗言暗語的就能提醒她。
太皇太后嘆息,她也只能提醒她,兩人就像在玩橡皮筋,一方繃緊,一方就也緊,一方松一點兒,另一方就也松一點兒。偏偏對方好像還有預知的功能,只要她稍微提一字半句的,這鬼精靈就知道她的意思,自動主動積極地退避三舍,叫她想打打不著,想親近又親近不了。這不痛不癢的感覺,讓太皇太后非常難受。
不過還好,有一點讓她很欣慰,這麼聰明的丫頭,的確沒有害自己孫兒的心,她只是不太積極,沒什麼熱情罷了。每次都要孫兒去討好她求教她,甚至自己出動,給她派任務了,她才一副勉為其難的樣子,出手幫忙。
她看得出來,赫舍裡是很想回家,很想回去過自己的日子,但是,這孩子的性子似乎已經定了型,舉手投足間,即便是卑躬屈膝,說著認錯的話,都散發著一種冷靜從容的味道,似乎從來就沒有什麼事能讓她失色,能讓她亂了方寸。
小皇帝是小,是不懂事不成熟,經常不自覺地搞事,但不管搞再大的事,似乎都不能驚動她,頂多能從她臉上看出無奈的表情,僅此而已。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女孩,小小年紀就已經自成格局的女孩,她怎麼能放她走,不放心也不捨得她還沒看透她,還沒看出在她的根子上,到底在乎什麼?人都說無欲則剛,她一直想要抓住的,是她的在乎,她的命門
赫舍裡能對索尼冷靜,對皇帝冷靜,對索尼冷靜,對索額圖和佟國維更是訓斥起來毫無壓力。別人看來,那是她小小年紀就有範兒,可是在太皇太后看來,那是因為她不在乎,她顧忌她們的感受只是因為她的習慣,她習慣對人客氣,習慣先禮後兵,習慣不與人爭辯。而不是她真的把她們當回事。
倒是她的兩個哥哥,似乎在她心裡有點分量,她對他們疾言厲色也好,氣指頤使也罷,最終的根子上,都是為了他們好。她對別人都是客客氣氣的,就算對親生爹孃,都保持著“尊敬”的距離。只有在面對兩個哥哥時,似乎才是她最自然的一面。只是這一面,怎麼回是這個樣子……
每天赫舍裡告退之後,太皇太后都要對著煮水的銅爐發半天的呆。搖頭嘆氣怎麼又被赫舍裡給糊弄過去了。今天也是這樣,赫舍裡已經走出慈寧宮範圍了,太皇太后還在發呆,蘇嘛拉姑進來了:“太皇太后,那邊已經散朝了”
第一遍的時候,太行太后沒反應。蘇麻又說了第二遍,她這才驚醒:“哎,這讓人鬧心的丫頭喲啊?你說什麼?已經散了?今兒倒是早啊?往日逢著大朝會,必是掙得不可開交,曠日持久,今兒怎麼這麼早啊?皇帝回乾清宮了?”
“回太皇太后的話,皇上去了南書房。”蘇嘛拉姑彙報。“咦……這小子不對,不對勁兒啊格格,你給我把他身邊的隨侍叫來,我得問問,順便問問今兒早朝,都議了什麼?”太皇太后起疑心了。孫子不勤奮,她傷腦筋。孫子太勤奮,她又上心思。做祖母累,做皇帝的祖母更累
很快,今兒跟著玄燁上殿,在一邊兒伺候著的小安子被招進了慈寧宮,太皇太后面前,沒人敢撒謊,當下就把皇上當堂駁了蘇克沙哈的摺子,反而順了鰲拜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