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當的比喻,那是情比金堅。大清嫁了無計其數的公主和宗女如蒙古。就算察哈爾部真的反叛,他也不至於把這股子氣撒在內蒙古諸王的頭上。
這回是怎麼了?彷彿失去理智一般。赫舍裡忽然有些不安起來,翻了個身,想和他說什麼,卻見他已經閉上了眼睛,一副安睡的摸樣。
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的不安呢?赫舍裡百思不得其解。不過,還沒等她想出什麼所以然來,遠在暢春園養胎的惠嬪替玄燁生了個兒子。因為天寒地凍,玄燁沒有命人把孩子抱回來,而是送了奶孃嬤嬤過去就地照顧。
赫舍裡千叮嚀萬囑咐,三阿哥的死,能瞞多久瞞多久,誰要是不小心透露了哪怕一字半句,絕不輕饒。雖然她知道紙是包不住火的,再加上納喇氏產前已經知道兒子病重。性命堪憂,憂思之下生的這個六阿哥,體質也好不到哪裡去。
但態度還是要擺正的,庶出皇子安康與否。直接影響到皇后的聲譽。大夫人說女兒這個皇后,才當了沒幾年,轉而再想想的確如此。以前哪兒會想這麼多呀,他和誰生孩子,那是他的事情,孩子是生是死,是老天的事情。她只要保證自己的孩子不早夭就沒事。
一轉眼,承琬都過了三歲生日,開過年就四歲了,時間過得真是飛快。現在自己身邊二子二女。長子承瑞拜得名師,又有欽天監正使教授自然科學知識,和歷史上那個兩三歲就早夭的娃娃不可相提並論。
兩個雙胞胎女兒出落得粉妝玉琢,兩人的性子也是古靈精怪活潑好動。健康什麼的更是不用擔心了。小兒子承琬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長大,一天天朝著小帥哥的標準邁進。自己的日子。真是美得不行。
知足吧,赫舍裡決定不再自尋煩惱,不管玄燁是為什麼討厭蒙古人。總比喜歡蒙古人好。討厭就不會把女兒嫁到蒙古去了,自己也不用擔心上有蒙古太后和太皇太后,下面再有個蒙古屬下什麼的。
但願玄燁能夠如願,把諾敏塞給隆僖,這樣皆大歡喜。赫舍裡在這裡想得挺美,慈寧宮裡,蘇嘛拉姑奉太皇太后的命令,親自教導諾敏皇室的規矩。小姑娘自然是吃足了苦頭。
不過這一次,淑慧公主都不站在她那一邊了。太皇太后的話是對的,如果諾敏不收斂草原上的脾氣。因此被玄燁厭棄了,那慈寧宮可是有很多一輩子守活寡的太妃們做榜樣的。
只是,讓太皇太后無奈的是,太醫一直在勸她靜養,有幾次玄燁來請安,她跟他說起諾敏的事情。他表面上恭恭敬敬的。說出來的話無比冠冕:“既然是姑姑的親眷,又和祖母有親緣,下人們自然不敢虧待了她。”
這不是廢話嗎?只是之前已經有過一個烏雅氏,她要是明刀明槍地把諾敏塞給玄燁,他心裡肯定不爽。同樣是暗示,烏雅氏可以直接往玄燁的房間裡一送,大家心知肚明。
可是諾敏作為“血統純正”的蒙古王族,怎麼能這麼名不正言不順地倒貼呢?太皇太后心裡不樂意,玄燁也算準了她要面子,不肯委屈了自己的族人。這就給了他裝傻充愣的契機。
跟諾敏相處的時間越長,太皇太后對她的未來就越表示擔憂,這個孩子,這脾氣,和當年順治的廢后靜妃,多麼的相似啊!脾氣大,花銷大,愛享受,認為所有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這脾氣生在草原上,襯托她成為眾星捧月的公主。就算嫁了蒙古王族,男人也會捧著她走。可是杯具的是,這孩子被送進了皇宮。
太皇太后歷經三朝,丈夫,兒子,孫子。三代皇帝都是她的至親,三人的脾氣秉性,加上皇帝的身份。太皇太后只能搖頭嘆氣,這丫頭,現在不讓她吃苦頭,將來她就要一輩子吃苦頭了。
郡主很苦逼,赫舍裡卻是很輕鬆,離年三十越來越近了,她只需在宮中坐著,聽著含煙彙報今兒哪位福晉送年禮來了,是什麼什麼。明天預計誰誰會送禮來,昨天誰誰送來的什麼什麼已經收到了庫裡。諸如此類的事情。
她很喜歡聽這些彙報,讓她感受到做皇后的福利真是不錯,人在宮中坐,送禮的人拍著隊上門來。而自己幾乎沒有什麼花銷,平時從不發賞錢,一般要賞給屬下什麼東西都是直接開單子給內務府,讓他們準備好了送過來,花的都是老公錢。
本來嘛,你養的小老婆,憑什麼要我花錢去討好?完全沒道理嘛!本著沒人嫌錢多的宗旨,這幾年赫舍裡一直都很“節約”。一年中,她最喜歡的就是十二月,既是她的千秋節,又逢著過年。一年中就這一個月是她的“豐收”月。她自然是眉開眼笑的了。
她心情好,自然就大方了許多,太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