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能急,這幾天我們幾次想炸開城門,都被對方發現了,這說明敵人已經有了防備,這個時候再進攻只會增加自己的傷亡。”
張全還沒說完,郝平山跳了起來,問道:“那怎麼辦?難道不打了?”
“打是要打的,但不是現在。我們就在這休整幾天,一來等待會稽的郡**來這會合,另一方面也麻痺一下城裡的守軍。”
小雷卻說:“校尉大人,讓我們工兵隊再衝一次吧,這次我親自上,一定炸開城門。”
“不行,我們不能在這裡把人都拼光,打下了這裡,我們才能去東冶王城與東越的主力進行決戰。如果人都死光了,下面的仗還怎麼打?”
陳文博提議:“如果要麻痺敵人,不如我們再後退二十里,讓敵人徹底放鬆警惕!”
“嗯,好!就這麼辦!”當下,張全命令暫停進攻,全軍後撤二十里紮營,同時派人打探會稽軍及丹陽軍的訊息。
幾天之後,訊息傳來,都稽率領的丹陽軍以極小的代價攻佔了烏坂城,而蘇弘的會稽軍也先後佔領了分水關和崇安城,不過他們傷亡較大,現在在大潭城下休整,估計攻佔大潭城還要一段時間。
張全默默計算了一下,現在水師應該已經接近登陸的日子了,一定要想辦法儘快攻佔漢陽城,同時策應會稽軍進攻大潭城,不然水師可能要獨立面對餘善的主力了,這樣的話很可能會增加漢軍的傷亡。
又過了一天,張全再次進攻漢陽城。這一次張全親自帶隊,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即使傷亡再大也要迅速佔領漢陽城,迫使東越分兵,以減輕水師及會稽軍方面的壓力。
令張全奇怪的是,這一次東越軍的防守極其薄弱,漢軍只一次就把城門炸開,衝進城後也沒有遇到什麼有力的抵抗。一直到佔領了全城,開始打掃戰場了,張全才弄明白,原來守衛漢陽城的東越主力已經撤走,城內只留了一千老弱殘兵。
張全心中疑惑,又把俘虜審了一遍,又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就在兩天前,騶力帶領豫章的東越主力四萬多人已經從大潭城經過此地,撤往東冶王城了!
這個訊息讓所有的人都吃了一驚,這意味著餘善已經集中了近八萬人防守都城,而之前大家猜測的東越君臣不和也被證實是錯誤的。現在,即使水師能有三萬人登陸作戰,漢軍也不足五萬人,要想戰勝餘善顯得相當吃力。
張全召集眾將議事,有人提出就地防守,再從九江、廣陵等地調兵之後再行決戰。不過也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水師應當已經登陸,如果他們沒有得到訊息,來不及撤離,就要單獨對付八萬東越軍,那樣的話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張全思前想後,也找不到應對之法,只得宣佈全軍就地防守漢陽城,等待會稽軍前來會合。同時他派出兩路傳令兵,一路給都遠在烏坂城的都稽,既然騶力已經回師,再在那裡防守已經沒有必要;另一路繞道海邊尋找水師,告訴程海濤目前的形勢,要他謹慎小心,至於這一路能不能把命令送到也只有聽天由命了。
到了第三天,蘇弘率領會稽軍一萬餘人趕來與張全會合,於是張全升帳聚將,重新佈置任務。
蘇弘首先彙報了這一路的作戰情況,會稽軍出發時一萬三千多人,在攻克分山關、崇安城之後,又在大潭城下受阻,現在總兵力剛好一萬人。蘇弘最後說道:“張將軍,雖然我軍損失較大,但將士們士氣旺盛,大家都希望能夠儘早進軍東冶王城,建立新功。”
其他諸將也紛紛表示了同樣的心願,張全想了想,同意了大家的請求,他派李鋒為前軍,蘇弘為後隊,向東冶王城進發。
散帳之後,張全悄悄地把陳文博和李鋒留了下來。張全揹著手在帳內轉了幾圈,一句話也沒說,陳文博和李鋒面面相覷,不知道怎麼回事。
過了好半天,張全才停了下來,轉過臉來問他們:“這次的事你們不覺得奇怪嗎?”
李鋒沒有反應過來,陳文博卻說道:“大人是說餘善放棄漢陽和大潭兩城吧?”
“是啊。就算餘善調集了八萬人,也不一定是我軍的對手,我們神箭營八千人,加上會稽軍一萬人、丹陽軍八千人,還有水師至少兩萬人,總兵力也有近五萬人,以東越人戰力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
“也許他們不知道水師在海邊登陸的訊息。”李鋒說道。
張全還是搖了搖頭:“那也不對,就算是這樣,他也不應該放棄這兩座城,利用這兩座城,他可以消耗我軍的兵力,消磨我軍計程車氣。再說了,現在我們進攻,他在防守,著急的應該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