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1 / 4)

小說:戾太子重生 作者:江暖

漢軍如此大的軍事調動震動了整個西域,對於西域各國來說,僅漢軍人數是遠遠超過了他們全國的人口。幾乎所有的西域國家都派出兵馬加入聯軍,這不僅是他們對漢軍的戰鬥力有信心,更重要的是,當年伊犁河與文亞山之戰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在他們看來,跟隨漢軍可以從戰爭中獲得眾多的戰利品。雖然大部分國家只派出幾百人,可張全並不在意,他需要的不是士兵,而是一個國家的,哪怕一個國家只派一個人來,那也說明他們國家是站在大漢一邊的,與匈奴勢不兩立。

當漢軍在輪臺和赤谷城集結的訊息傳到匈奴,匈奴人慌了,二十二年前餘吾水河慘敗的陰影還沒有從他們的心頭散去,每一個參加過那次會戰的老兵都對漢軍懷有一種恐懼的心理,漢軍在餘吾水河畔決死拼殺的身影依然是他們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而年輕一輩也早已從他們先輩口中聽說過漢軍的戰力,同樣懷有畏懼的心理。一時間,整個匈奴部落被一種驚恐的氣氛所包圍。

單于烏師廬、自次王趙能、軍師衛律、左賢王屠耆堂、右賢王都隆奇,還有匈奴的幾十個大大小小的裨王及重要將領在烏師廬的單于庭商議如何對敵。

在座的都已經知道了漢軍即將進攻匈奴的訊息,可烏師廬還是把最新的情況通報了一遍,最後問道:“此次漢軍來勢洶洶,我們應當如何應敵?”

大帳內半晌都沒有人說話,所有的人都緊鎖眉頭苦苦地思索著對策,過了半天,也不知是誰輕聲嘆了一口氣:“唉,天地之大,何處才是我們的容身之所啊!”他的聲音很輕,象是對自己說的,不過大帳內人人都聽得清清楚楚,悲傷之情湧入了每一個人的心頭。

烏師廬等了一會兒,見沒有人說話,於是繼續說道:“雖然漢軍要開春才會發動進攻,不過是戰是和,我們要早做準備。如果打,怎麼打?如果不打,我們往哪走?”

烏師廬的話讓趙能心中一驚,他不由得想起了二十二年前的西遷之路,當初,就是他的父親趙信提出西遷,讓匈奴擺脫了漢軍的追殺,消除了滅族之禍。可那次西遷也讓匈奴元氣大傷,僅僅兩三年的時間,出發時的六十萬人,就只剩下二十來萬,除了狐鹿姑帶回去投降漢人的十來萬人,其他人有一半倒在了西遷的路上,就連烏維單于也喪了命。如果再來一次西遷,還會有多少人跟隨?又有多少人要死去?趙能不敢再想,他為了匈奴已經耗盡了心血,不忍心看著這一切在一夜之間毀滅。

這時,大帳內已經有人開始發言了,左賢王屠耆堂開口說道:“二十二年前我們離開故土,幾乎失去了一切,祖先幾百年的基業毀於一旦。現在,我們在河中之地剛剛站穩了腳,可如果現在離開,又將失去一切,難道我們還有能力再為自己選一塊生存之所?漢軍的確強悍,可我們現在兵甲近五十萬,完全有能力與之一戰!所以我主張與漢軍決戰,把他們趕回去!”屠耆堂是烏師廬的侄子,在年輕一輩中屬於有頭腦的一類,不然也坐不到左賢王的位置上。

右賢王都隆奇卻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漢軍此次來者不善,又有西域四十餘國參與,就算我們能戰勝他們,也一定是慘勝。所以我認為,我軍當避其鋒芒,堅壁清野,漢軍遠道而來,補給困難,用不了多長時間必定會退去,到時候我軍再乘機襲擊他們,定能大獲全勝。”

都隆奇的話使得許多人都頻頻點頭,在大家看來,者隆奇的提議不失為一條穩妥之策。趙能沒有說話,只是看了看旁邊的衛律,衛律也沒有說話,正坐在那裡閉目養神,彷彿大帳內的一切與他無關。趙能也沒有急於表態,他想聽聽更多人的意見。

由於左右兩位賢王已經發了言,帳內眾將及裨王紛紛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大部分人更多地表示了擔憂,他們都怕與漢軍交戰,可他們又不願再來一次西遷,所以很多人都覺得都隆奇的辦法不錯,既不用與漢軍硬拼,也不用遠離這塊土地。漸漸地,大家的想法統一起來,該說的已經說了,發言的人也少了起來。

烏師廬看看大家討論的差不多了,是該讓趙能做出判斷的時候了,這麼多年來,基本上大點的事情,他都會徵求趙能的意見。他問趙能:“自次王,你的意思如何?”

趙能看看大家說得差不多了,這才站起身來說道:“我們來到這裡有二十年了,好不容易才在這裡站穩了腳跟,我想大家都不願意離開這裡,所以這一仗必須要打!”

說到這,趙能環顧了一下眾人,見大家都沒什麼意見,才繼續說道:“現在的關鍵是怎麼打,剛才右賢王提出堅壁清野的主張,這不失為一條妙計。不過本王認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