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一直到它們飽脹癱軟無法站立的地步,這樣折騰出來的雞肉、鵝肝、小牛肉,才有柔嫩鮮潤的質地。
沃許吃的,恐怕是已經解放回歸自然的雞,雞肉是以結實帶勁,因為雞仔們天天遊戲奔跑運動,雞肉發達。軟禁牲畜、強迫餵食,恐怕已經完全不合現代人的飲食倫理,會遭保護動物權利團體的聲討。
小時候溪水是清澈的,用手捧起來就可以生喝,井水也甘甜清澈。井裡住著神仙,災難要發生的時候,井水會變黃(小時大概肚子裡也都住滿大腸菌)。現在沒人敢喝天然泉水,土地水源都已經被我們汙染,人類自斷生路,無所知覺。
後來溪水變黑,有的變紅、變綠,因為各種化學汙染。早先在臺灣住過沙崙海口,那清淨的河口潮水進進退退,碧波盪漾。我走出後門,直接就跳到水裡游泳,漲潮時的魚群就在身邊迴繞,清晰可見。出國多年後,偶然回到濱海舊地重遊,整個河口下游一片沙灘,囤積著垃圾,滿目瘡痍,觸目驚心。
小時買菜,一塊肉是用報紙包好,再用一條麻線繫住。小時候買豆腐,用蓮蕉葉包著,翠綠與乳白,美麗的組合。小時吃便當,包裝是薄薄的木片,這些垃圾就扔在後院的一個垃圾堆裡,隔一段時日就焚燒,然後成為堆肥,隔年就是有機肥料,底下還鑽動著忙碌的蚯蚓。
吃什麼?怎麼吃?
到了這個地步,我們終於才問:吃什麼?怎麼吃?
綠色思想、有機生食(think green、eating raw and organic),這是21世紀的飲食趨向,所謂的絕色健康生活(green life�style)。傳統的有機耕種再度受到重視,有機食品也加速普及。紐約每個街道郵區(zip code)就有一家健康食品店,麥草綠油油的像喂兔子一樣堆在店門口,給人清新健康的感覺,彷彿自己是一條牛,而不是一個吃肉喝酒的墮落之人。
生鮮的咀嚼,無煙亦無油……這是現代紐約人的飲食風貌。
生牛奶、生乳酪、豆奶、扁豆、苜蓿……能生食的就不必烹煮,超市裡果蔬生鮮清脆;洋蔥、馬鈴薯、香蕉、蘋果,一籃籃地放著;雞蛋、草莓裝在紙盒裡……就像小時塑膠袋還未普及之前的天然、健康。
塑膠袋與冷藏技術的發明,加上運輸的發達,讓地球上的人可以吃到千百里之外的食物,改變人們的飲食習慣。大型超市應運而生。根據《基督教箴言報》的報道,三十年後,美國傳統超市百分之二十六將倒閉,人們的飲食習慣都不再如從前,開車往高速公路邊的巨大超市,推著有四個輪子的購物車,採購一個月的食物,塞滿巨無霸冰箱的時代已經逐漸消失。
百分之三十三的人們吃新鮮烹製的食物,超市的冷凍食品逐漸縮小,熟食越來越普遍。超市裡設有面包房,終日瀰漫著香噴噴的麵包味,各種谷麥核果全麥有機麵包,應有盡有;熟食部的雞肉、燒魚、烤蔬菜、壽司、色拉、麵食、涼拌……買回家就可以吃。
有機食品在倫敦一般超市,從肉類、果蔬到咖啡、茶葉、麵包、酒、牛奶飲料,以至洗髮精、化妝品,基本上都有足夠的選擇。有機食品之普遍,幾乎到了無所不有機的地步,即使床墊也強調有機,有人曾因使用某品牌的人造纖維床墊導致慢性疾病,告上法庭,讓廠商賠上鉅額醫藥費。
開玩笑的時候可以說:要一個有機男友,天然、健康、不含化學成分,沒有新增色素,未經基因改良,純種;而不是高階的人造生物,專吃膽固醇,長期在壓力下超時工作,煙不離手,一個啤酒肚。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13章 一個完美的雞蛋(5)
最希望有人能發明有機素食巧克力,吃多少,怎麼吃都不發胖。(許多人對巧克力又愛又怕,法國廚師羅拉·柏蒂(Lora Broday)說,不要讓吃巧克力的歡愉敗壞在貪吃的罪惡感上,巧克力不是婚前性愛,它不會讓你懷孕,況且,還總是讓人感覺美好歡愉!)
新鮮果汁、茶館成為健康人士的最愛,食坊裡天然花草茶的種類已經超過咖啡的品牌,綠茶代替紅茶放在顯要位置。茶館如20世紀80年代的臺灣一樣,在紐約時髦的地區以純粹而決然的姿態悄然而立。難以想像沒有咖啡無法開始一天生活的紐約客,開始懂得偷閒在茶館裡享受一杯花茶的清香與片刻的寧靜!
新飲食文化,儼如一場腸胃革命,從有機農產、慢食運動,延伸到追溯食物來源,支援本地農產,反對基因改良食品,吃含豐富活酵母菌、礦物質、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