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大國以來,經度諸邦,中途收得大徒弟孫悟空行者,二徒弟豬悟能八戒,三徒弟沙悟淨和尚。”
孫悟空所念者,正是通關文牒,此文牒不但蓋有大唐玉璽,更有沿途經過十餘國的國印。
沙僧聽得是通關文牒,止不住近前厲聲高叫:“師兄,師父的關文怎在你手裡?”
孫悟空裝作不認識沙僧,喝道:“你是何人,敢來我的仙洞?”
沙僧見孫悟空翻臉不認人,心中先是一驚,暗道:“這猴子要與我為難。”朝上行禮道:“上告師兄。前者實是師父性暴,錯怪了師兄,把師兄咒了幾遍,逐趕回家。一則弟等未曾勸解,二來又為師父飢渴去尋水化齋。不意師兄好意復來,又怪師父執法不留,遂把師父打倒,昏暈在地,將行李搶去。後救轉師父,特來拜兄。若不恨師父,還念昔日解脫之恩,同小弟將行李回見師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萬把包袱賜弟,兄在深山,樂桑榆晚景,亦誠兩全其美也。”
沙僧一番話,入情入理,反倒孫悟空不好搭話。
“賢弟,此論甚不合我意。我打唐僧,搶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愛居此地我今熟讀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經,送上東土,我獨成功,教那南贍部洲人立我為祖,萬代傳名也。”孫悟空嘿嘿冷笑,他才不會這樣不明不白跟著沙僧回去,他的地位怎麼辦?唐僧以後肯定還會刁難他。
沙僧笑道:“師兄言之欠當。自來沒個孫行者取經之說。我佛如來造下三藏真經,原著觀音菩薩向東土尋取經人求經,要我們苦歷千山,詢求諸國,保護那取經人。菩薩曾言:取經人乃如來門生,號曰金蟬長老。只因他不聽佛祖談經,貶下靈山,轉生東土,教他果正西方,復修大道。遇路上該有這般魔障,解脫我等三人,與他做護法。兄若不得唐僧去,那個佛祖肯傳經與你卻不是空勞一場神思也?”
此時的沙僧,猶如神佛附體,能言善辯,全無木訥模樣。
孫悟空道:“這就不勞賢弟費心了,俺老孫一身本事,難道離開你們,就沒有了唐僧?就沒有了豬八戒?就沒有了沙僧?”
他一揮手,叫道:“小的們,都出來吧。”
眾猴精一聲呼嘯,進入水簾洞中,從中牽出一匹白馬,請出一個唐三藏,跟著一個八戒,挑著行李一個沙僧,拿著錫杖。
沙僧後背冷汗直冒,瞬間看透孫悟空的歹毒心思。
第四百九十五章 真假美猴王
孫悟空竟然用猴毛變化出一個唐僧,一個豬八戒,一個沙悟淨,一匹白龍馬,他一人就將取經隊伍名額佔盡。
沙僧心中冰涼,孫悟空若真如此上西天去,沿途掃蕩妖族,也許如來真會認可他私自組建的取經隊伍。
“我老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哪裡又有一個沙和尚不要無禮,吃我一杖!”沙僧心中清楚,此事絕不能有半分迴旋餘地,否則就是萬劫不復的結局,他雙手舉降妖杖,把一個“假沙僧”劈頭一下打死,原來這是一個猴精。
孫悟空嘿嘿冷笑,道:“小的們,將沙僧拿了。”他的萬千化身一擁而上。
沙僧雖有金仙境界,卻自知不是孫悟空的對手,縱雲霧逃生,向孫悟空道:“某家去找觀音菩薩行禮。”
孫悟空見沙僧遠去,又拔出一根猴毛,變作自家某樣,自身則縱筋斗雲,直向南海而去。
沙僧駕雲離了東海,行經一晝夜,到了南海。正行時,早見落伽山不遠,降下雲頭,徐步落伽山,玩看仙境。只見木叉行者當面相迎道:“沙悟淨,你不保唐僧取經,卻來此何干?”
沙僧作禮畢,道:“有一事特來朝見菩薩,煩為引見引見。”
木叉一直跟在觀音身邊,早得觀音囑咐,明白是怎麼回事,就進潮音洞向觀音稟告道:“外有唐僧的小徒弟沙悟淨朝拜。”
孫悟空的筋斗雲何等迅速,早已先沙僧一步來到南海,聞言向菩薩笑道:“這定是唐僧有難,沙僧來請菩薩的。”
菩薩即命木叉門外叫進。這沙僧倒身下拜。拜罷,抬頭正欲告訴前事,忽見孫悟空站在旁邊,等不得說話,就掣降妖杖望行者劈臉便打。
“你個殘害師傅,十惡不赦的潑猴,你來菩薩這裡惡人先告狀呢”沙僧率先出手,口中呼喊道。
他生怕孫悟空先一步趕來,顛倒是非黑白,另一方面,也想在觀音跟前表現一番。
“悟淨不要動手。有甚事先與我說。”觀音當然不會允許沙僧和孫悟空打起來。
沙僧收了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