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一職的事情又擱置了下來。甄東文遲遲不提這件事,李啟東等了又等,遲遲不見訊息,開始坐不住了。
梁健也覺得甄東文似乎是察覺到應該是梁健做的手腳,所以故意拖著這件事不提。
而,這個處長一職,在梁健沒來之前,也曾空了許久,大家似乎也都習慣了,所以局裡開黨組會議時,沒人提出來。
漸漸的,一個月就過去了。李啟東越發沉不住氣,在坐了這麼多事情後,他對處長這個位置的渴望已經達到了一個頂點。
梁健知道,如果不能讓李啟東的這個願望實現,那麼他在李啟東心中的可信任度和威望都會降低。
李啟東這樣一個心思縝密的人,如果能掌握在自己手裡,只要利用得當,必然是一大助力。
所以,梁健在之後的一次黨組會議上,提了出來。
正好,他有一個恰當的理由。上次章副市長來局裡,走的時候特地提過,讓梁健多操心局裡的事情。所以,之後在彭書明出事後,督查室的工作又回到了梁健手上。
梁健以工作繁重為由,將處長一職的事情提到了會議上。
黨組成員一共五個人,除了梁健,甄東文還有白秀琴之外,還有一位紀檢組長金國明,和一位研究室主任。
說來這位研究室主任也是一個比較具有神秘色彩的人物。原本環保局的黨組成員標準配置是,一位局長,三位副局長,一位紀檢組長。但這裡,少了一位副局長,而由這位研究室主任擔任了黨組成員,而且已經三年了。這三年裡,也遲遲沒有要將這位主任提為副局長的訊息。總之,就這樣一直不太合常規的存在著。
這位研究室主任的年紀比較大了,具體梁健也不清楚,看著有五十多歲了,帶著一副無框眼鏡,總是穿白襯衫外套灰色西裝,為人不苟言笑,身上有一股濃重的學究味。而他的名字,也如他身上的氣質一樣。他名叫餘先生。
梁健提出要考慮處長人選的事情後,首先贊同的倒是這位研究室主任餘先生。梁健有些意外地看他一眼,又看向其他的人。
第二個表示贊同的是金國明。
金國明開口後,甄東文開口了,他說道:“督查室處長這個位置倒是確實不能一直空著。不過,目前似乎也沒合適的人選能擔任這個位置。”
他話音落下,金國明接著說道:“接下去有公考,可以先考慮從督查室中提拔一位,到時候公考的時候,再補充一兩個進來。好像,督查室也有一兩年沒進新鮮血液了吧?”
甄東文聽完瞧了他一眼,似乎是對他這話帶著些不滿意,口中不鹹不淡地說道:“之前不是有從研究室調過去一個嗎?”
這時,餘先生忽然接過話:“我正想跟你提這個事。當時你說,督查室忙不過來,從我這裡借個人過去幫忙寫寫東西。這一借,就借了大半年。我這研究室工作也很忙,少個人實在是轉不開,伍兵的文筆又是數一數二的,你打算什麼時候把他還給我!”
餘先生跟甄東文說話,像是平級在對話,甚至有些像是上司對下屬說話的味道。而甄東文對這樣的口氣,似乎也已經習慣,聽完,就立即說道:“我知道你那裡忙,這不是沒辦法嗎。督查室的人,你也是清楚的,伍兵要是不來幫忙,那督查室的報告,真是沒法看!”
餘先生看了他一眼,到:“總之,伍兵還是得回到研究室來,他這個性子,在督查室,那是在浪費生命。”
餘先生這話說得太斬釘截鐵,多少讓甄東文有些掛不住面,但甄東文竟然也沒生氣,竟然還是和顏瑞色的回答:“那這樣,等下一批新人進來後,讓伍兵培養一個新兵,新兵上手後,就讓他回研究室。”
餘先生沉默了一下,道:“行!”
事情這麼一打岔,好像大家就忘了處長人選的事情,餘先生說完,會議室裡就沉默了下來。過了幾秒,甄東文一邊動手將身前的資料夾合上了,一邊張嘴就要說話,梁健見勢不對,搶先說道:“剛才說的關於督查室處長一職的事情,還沒說完。我覺得,剛才國明同志說的挺有道理,可以先從督查室裡提拔一個擔任處長,這樣不僅業務熟悉上手快,而且跟同志們之間也熟悉,方便工作的開展。”
梁健將話題扯了回來,甄東文原本打算說出口的散會這兩個字就只好收了回去。他坐在那裡,臉色有些難看。
梁健說完,看向甄東文,問:“甄局長覺得這個意見怎麼樣?”
甄東文抿著嘴沉默了幾秒後,冷冷地問:“那你覺得督查室裡,哪位同志比較適合單位這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