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用考慮自己人的話,魔法師通常都喜歡玩地圖炮,用高威力的大範圍魔法把四周的一切轟成渣滓。但要是得避讓自己人的話,如何瞄準就會成為一個相當頭疼的問題:眾所周知,魔法師由於長期鑽研書本,通常視力都不怎麼好,動作也比較遲緩,而戰場上的情況又比較混亂……攻擊魔法不是導彈,沒有識別敵我的功能,所以死亡一指或者解離術射偏了可不是什麼好玩的事。至於用群體恐懼術摧毀了自己的防線,或者召喚隕石砸了自家兵馬……如果因為這樣的烏龍事件而導致失敗,想必任何將領都會氣得上吊吧。
即便是用於增強、干擾和加持地輔助法術,在沒有默契配合地基礎上。同樣沒有辦法發揮正面作用:突然增大的力量或者速度並不是一下子就能適應過來的。某人的力量要是驟然增大幾倍,怕是連路都不會走了——光是如何保持身體平衡,就是一個大難題。
至於在跳躍之際被魔法師加持了豹之迅捷,然後一頭撞在天花板上;或者當攻城的時候突然被施放了加速術,結果全體收不住腳掉進壕溝;還有在空降的時候過早地被加持了羽落術,導致被狂風吹到幾十裡以外;以及在排雷的時候被施加了熊之忍耐,弄得觸覺下降最後引爆了地雷……這樣地事情在訓練中就已經屢見不鮮。實戰之中恐怕會更加離譜。
沒有長時間的訓練磨合,強大的魔法師在戰場上幫地倒忙有時會比正面作用還要多。就像清末新軍進口了大量西洋軍火,卻鎖在倉庫里舍不得用。等到八國聯軍打來的時候連一個會放槍的兵都找不出來,最後只好把軍械送給敵人一樣。
從某種意義上講,菲裡在最初建立巨熊軍團的時候沒有招募到多少魔法師,倒也不是什麼壞事。不然的話,以指揮官如此低劣的水平,以及士兵更加低劣的素質,不用敵人來打,部隊就會因為層出不窮的事故而垮掉了。低素質地軍隊。也只能配備低水平的裝備和火力。
因此,傳說中常見的戰士、法師、牧師多兵種混合小團隊,並不是那麼容易拼湊的。時間,默契,經驗,信任,理解,配合,沒有一樣東西可以省略掉。不用說話就可以知道對方的心意,是最起碼的條件。假如想要一起完成屠龍壯舉。就得相互磨合著打怪升級,先從地精一路殺起——因為有一大堆技術性問題需要解決。那些只見了一面就能結伴去屠龍的傳奇人物,如果不是傳說有誤的話,那就是除了一個主要勞動力之外都屬於捧場看戲的……
所以,可以熟練配合作戰的魔法師和戰士,即便不是從小到大一起冒險。最少也是有過好幾年地共同經歷。短短一個多月的突擊訓練。顯然達不到這樣的目標。到目前為止,魔法師和卓爾精靈戰士之間的配合作戰依舊問題百出。菲裡已經作好讓他們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的心理準備了。
招募和訓練士兵就已經如此困難,尋找翻譯的工作就更難辦了。菲裡原本以為新耐色瑞爾殖民地地居民都是各地遷徙而來,其中也有少量馬茲卡大陸地土著,挑些翻譯出來應該不難。結果從巨熊軍團帶過來的老部下中間楸了個馬茲卡移民出來一問,才發現事情沒有自己想象得那麼簡單。
“要我當翻譯?長官,咱們家都已經搬過來四五代人了,我只會說通用語和耐色瑞爾語啊!……什麼什麼?問我為什麼穿馬茲卡大陸那邊地獸皮襖和羽毛裝飾?那是為了能夠領少數民族補貼!要不然誰喜歡整天打扮得像只火雞呀?”
不死心的菲裡又問了好多人,結果卻非常令他失望:這些渾身羽毛和紋身的傢伙,其實卻幾乎個個都是黃皮白心的香蕉人,本民族的落後語言早就被忘得一乾二淨。偶爾發現幾個重視本民族文化傳承的保守派,也都是阿茲特克人或者瑪雅人。印加人的移民實在難找,就算有,估計也已經香蕉化了。
無奈之下,菲裡只好往那個有著300個法術位的魔法手機裡塞滿了巧言術,以備日後交流溝通之用。為了省事,他曾經想請奧沃在自己身上恆定一個巧言術,結果肥巫妖用令人發毛的眼神打量了菲里老半天,然後似笑非笑地說道。
“在自己身上恆定巧言術?這個主意過去也曾經有人嘗試過。你知道那個傢伙最後是怎樣的下場嗎?”
“呃?法術失敗反噬了?”
“不,法術很成功。”奧沃搖搖頭,“所以那個人瘋了。”
“什麼?!”
“不用那麼驚訝,會有這個結果很正常啊。”奧沃聳了聳肩膀,“巧言術原本就不是為了翻譯而發明的,它最早的作用是實現人與動物之間的溝通。假如只是單獨使用的話,就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