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浩被一名士兵帶進辦公室的時候,武國光正看著自己沾血的手發呆。
察覺到有人進來,他收起臉上惘然的表情,重新恢復冷峻粗獷的軍人外表。
看見蘇浩,武國光的臉色微微有些變化。
“怎麼是你?”
他記得這個曾經見過的年輕人。武國光微微皺起眉頭,接下來的話語不可避免帶有譏諷成份:“怎麼,想通了?現在離開也不算晚,相信你剛才也看到了,很多人都有想有這樣的機會,但他們。。”
“我有些事情需要跟你談談。”
蘇浩毫不客氣打斷了他的話,隨即從揹包裡拿出一隻筆記本,平擺在桌子上。
武國光疑惑地看看他,拿起筆記本,翻開。
“這是我從混亂爆發那天開始做的記錄。”
蘇浩仔細觀察著武國光臉上的表情,平靜地說:“我是一名業餘生物愛好者。在五月十一日以前,地球上從未發現過喪屍這種生物,也沒有發現過類似病毒感染後變異的病例。它們就像突然之間降落在地球上的外來生命。我用顯微鏡觀察過感染體的膿液樣本,這種病毒具有強烈的吞噬特性。你上次給我的免疫藥劑的確能夠抑制它們。我不明白————既然你們有這種東西,為什麼不早一些分發給民眾?而且還要從倖存者當中合適的人?你們。。究竟想要幹什麼?”
武國光翻閱著筆記本,不為所動地回答:“我剛殺了一個人,別逼我再做同樣的事情。”
蘇浩淡淡地笑了,不再追問。
他沒有從武國光身上找到任何想要的答案。
在未來世界,蘇浩一直在尋找關於病毒爆發日和黑色紀元的秘密。他搜遍了圖書館和電腦,以及當時身份許可權可能閱讀的軍方檔案,卻沒有絲毫收穫。很多東西都被軍方掩蓋,外人無法窺入。
武國光是一名少尉,也是進駐這個城市的第一批監察軍人。
很多時候,“第一”本來就有著其它數字無法比擬的特殊意義。
雖然只是一名下級軍官,但蘇浩本能地覺得,武國光可能知道些什麼。
同一件事,第一次與第十次進行的結果,截然不同。前者沒有任何經驗,後者卻可以在前者基礎上不斷改進、完善。它擁有比前者更堅固的防禦和更犀利的攻擊矛頭,相比之下,前者只能算是漏洞百出。
現在是黑色紀元初期。即便是軍方,在應對喪屍這種可怕生物方面也沒有任何經驗可循。蘇浩見過很多未來世界的監察軍人。他們非常冷血,沒有絲毫感情,一切事務皆以軍例作為衡量標準。在他們看來,倖存者,也就是後世的流民,只有“合格”與“不合格”兩種型別。
武國光與那些鐵面心冷的後世軍人不太一樣。
至少,他的心臟還有些溫熱,沒有徹底冷硬。
蘇浩想拉攏他。以不斷接觸的方式,增加彼此的熟悉和親密程度。當某一天,武國光願意接收注射自己的血,目的自然也就達到。
強迫注入只會起到反效果。他會拒絕成為“工蜂”,甚至反噬“蜂王”。
武國光看得很專心,沒有注意到蘇浩眼睛裡意味深長的目光。
“這筆記很不錯,各種細節記錄的非常全面,很有研究價值。”
這番話沒有誇大其詞。
雖然是軍人,武國光仍然有著獨到眼光。手上的這本筆記洋洋灑灑有好幾萬字。記錄時間從病毒爆發初期開始,直到昨天結束。至於內容,是從不同距離和角度,對十餘頭喪屍和幾個不同規模屍群的觀察研究。涉及喪屍的生活習性和涉食內容,排洩和水分攝入情況,食物補充與熱量估算,行動方式和判斷反應速度等等。
筆記是蘇浩寫的,但他並非真正的作者。
他集中了未來世界對“—1”級生物的綜合研究,還有那個時代很多獵屍人在戰鬥過程中的心得體會,以及2026年權威學術雜誌《生物與進化》當中關於初階喪屍的幾篇論文。省略了一些可能引起懷疑的資料和學術名詞後,複製出這本具有相當研究價值的筆記。
在筆記裡,蘇浩把自己描繪成一個從病毒爆發日當天就不斷拼殺逃亡的倖存者。
出於對生物研究的興趣,他利用空置的居民住宅,囚禁了幾頭喪屍展開近距離觀察。他用各種食物餵養這些喪屍,老鼠、蚊蠅、蟑螂、從死者身上割下來的腐肉、各種植物。。為了取得更多資料,他解剖了數十頭喪屍,對這種生物的身體結構有極為詳實的記錄。出於安全考慮,對大規模屍群的觀察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