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1 / 4)

小說:黑色紀元 作者:竹水冷

候;我們在箱體底部意外發現了兩組數字。它們很小;必須用六倍左右的放大鏡才能看見。一個是uu53i一個是uu53。”

不等蘇浩張口發問;王啟年繼續著未完的話題:“儲存器裡記載的資訊分為兩部分;在電子螢幕上顯現的方式也不同。其中;一種以中國古代漢字;也就是此前提到過的“小篆”為準;內容包括不同當量的核能使用技術;以及固態氫氧發動機、電磁系統小型化、能量轉換基礎、超能爆炸物質等高深科技。這些技術遠遠超出我們的理解範圍;絕對不是任何地球國家的研究產物。由於沒有實物;也沒有相關的理論研究基礎;我們只能儘量選取其中與實際接軌的部分展開研究。雖然涉及專案很少;成果和進展卻令人為之震驚。北京方面也下令將羅布泊全面封鎖;尤其是核心地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進入。”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對於我們國家有著特殊的意義。限於當時執的世界局勢;幾乎任何異常狀況都可能與“政治”兩個字聯絡起來。你恐怕無法想象以“人定勝天”之類口號徹底壓倒現實世界的混亂場面。那些自詡為“紅色接班人”的傢伙瘋狂衝擊權力機關;以看似光明的正義理由砸爛一切。在那種混亂無序的情況下;為了避免機密外洩;我們只能關閉科學院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研究專案;所有重要物件和資料全部交給軍方封存。我們原以為政治風暴很快就能平息;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這一等;就是整整十年。”

“1979年中美建交;在和平友好的外交基礎上;兩國開始就某些共同感興趣的問題交換答案。當時;美國防部的一名卸任官員以私人身份來華旅遊;在參觀科學院外圍場館的時候;隨手留下一張非常古怪的字條;交給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

“當時的國內環境仍屬封閉;對於外來人員的監控管理非常嚴格。雖然那張紙條看上去就像無意識的塗鴉;考慮到來訪者的身份;仍然交由場館保衛部門審驗。經過對比;確認紙條不是圖畫;也不是什麼無聊的玩笑;而是一種非常奇特的螺旋形文字。”

蘇浩訝然:“文字?”

“準確的說;是儲存器第二部分出現的資訊。”

王啟年的面容漸漸顯得嚴肅:“從1964年確認羅布泊遺蹟非人類建造以後;我們一直想要解讀資訊儲存器的所有內容。很遺憾;除了用小篆編寫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解讀幾乎沒有任何進展。那是一種形狀古怪的線圈型字元;其中夾雜著很多與像型文字類似的成份。由於沒有資料可供參考;十五年間;透過大量對比猜測;科學院只解讀出其中不到五十個字元。而美國人留下的紙條上;恰巧包含了四個我們的已知字元。按照人類的語言習慣和對方的身份;我們最終看懂了那張紙條想要表達的意思。”

說到這裡;王啟年停頓片刻;輕輕吐出一句無比感慨的話。

“我們有;你們有嗎?”

“那張紙條是個契機;也是美國方面的一種試探。透過衛星偵測;他們早就發現羅布泊深處的異常。雖然不清楚其中內幕;但他們推斷的模擬場景真實率達到百分之四十。美國人不想暴露關於希特勒手稿的秘密;他們透過這種方式與我們進行接觸。目的很明顯————如果我們掌握了關於亞特蘭蒂斯人的情報;就肯定認識這種螺旋形文字。如果一切都是憑空臆想;那位官員只會承認字條是隨手興起的無聊舉動。那畢竟不是密碼;也沒人可以看懂。總而言之:這是一個只有少數人掌握的秘密;一旦公開……呵呵除了終日生活在恐慌和混亂當中;人類還能做什麼呢?”

“中美兩國關於地外文明的合作;於19ru年正式開始。由於彼此都談不上什麼信任;尤其是在國家與政治背景前提下;科學院和5l區之間可以說是矛盾重重。雖然大家目的相同;都想弄清楚手稿和螺旋形文字的真正含意;然而誰也不願意拿出資料和研究成果共享。白頭鷹想成為世界霸主;紅色巨龍想要翱翔宇宙;我們都不願意錯過這個機會。前後三年多的時間;暗中或者公開的科學研討會召開了十多次;所有問題都停留在表面階段。美國人在猜測我們究竟知道多少?我們也在絞盡腦汁想要滲透5l區。間諜、特工、正式或非正式的友好往來;官方與民間不同形式的爭鬥和友誼……就實際掌握的資料和情報;美國人和我們其實差不多;談不上誰比誰更有優勢。就這樣;相互扯皮和不同形式的明爭暗鬥浪費了大量時間。直到1984年由美國人發起;對巴基斯坦進行科學考察的活動以後;兩國科學家才真正拋開政見;展開真正意義上的合作

第一卷 第一百六八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