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看到未來出路:“只要紅龍軍存在一天,所有制度都將持續下去。我們越強大,所做的一切也就越合法。”
這道理很簡單,說穿了也很容易理解。恍然大悟之下,原本觀望的人群也陸續對反亂軍予以或明或暗的支援。
從城內收繳的所有財物都集中在男爵府邸。蘇浩在錢財使用方面給予了孟奇最大許可權。商人對於利益的狂熱追求,使孟奇在短時間內完全理解了來自地球的全新經濟理論。這扇剛剛開啟的大門對他而言就是神域。孟奇幾乎是以無比貪婪的狀態,如干燥的海綿般瘋狂吸取這些知識。在他的運作下,金錢的作用被髮揮到極致,貨物交換的原則成為新的利潤來源。香水、瓷器、款式新穎的服裝、女人最喜愛的化妝品……短短几個月時間,瑪卡城內出現了一大批新式工坊。往來於各個鄰近城市或者國家的商隊多達上百個。他們運走一批批奢侈品和工業產品,帶回來數量極其龐大的貴重金屬和糧食。在充足的礦石原料和煤炭供應下,金屬工坊幾乎沒有休息時間,大批武器被打造出來,大量奴隸軍隊開始列裝。充足的糧食使每個人都得到足夠的營養。他們訓練的勁頭更足,殺人技巧越發熟練,配合也越發密切。
作為瑪卡城唯一的倖存貴族,騎士巴爾特開始在鄰近城市之間不斷往來,充當使者。他的工作是負責聯絡那些搖擺不定,或者對反亂軍抱有好感的莊園主和貴族,對其進行勸說,擺明厲害關係,讓己方陣營變得更加強大。
貴族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莊園主就對高等貴族抱以敵視,因為他們擁有更多特權,在賦稅方面擁有更多的免役許可權。巴爾特所要做的,就是把蘇浩頒佈的法令對看中的目標進行解釋。告訴對方反亂軍的主旨並不是殺光、燒光、搶光,而是用暴力方式徹底改變這個世界。如果想要參與其中,現在改變主意還來得及。如果拒絕或者頑抗,大軍一到,你就再也沒有跟老子討價還價的餘地。
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任務。但機會也是對等的。蘇浩專門給巴爾特配備了兩名“工蜂”負責其安全。這完全是因為巴爾特本人能言善辯,對拉邦卡大陸的格局非常熟悉。他是本地人,與人交流有著與生俱來的優勢。即便談判失敗,也可以全身而退。
想要在短時間內統一大陸,就必須拉攏更多的支持者。蘇浩當然可以直接揮動大軍把一切反抗力量全部碾平。但是可以想象,那樣做,只會把經過的地區徹底變成焦土,戰死或者被殺的人更多,甚至是一個個城市、村莊統統變成廢墟。
這不是蘇浩想要的結果。瑪卡城的****只是開始時期必不可少的源頭。他必須讓奴隸們看到實際利益,讓人血和死亡充當混亂之初的祭奠。當一切漸漸走上正軌,混亂暴力也會被法理制度不斷取代。從奴隸角鬥士當中誕生出來的那批將軍、貴族,最終結果都是死。蘇浩決不允許出現新的權貴階層。他是國王,是皇帝,是掌控拉邦卡世界的最高主宰。
事情要一步一步的做,人要一個一個的殺。現在拉攏下層貴族和莊園主只是為了和平過渡,為了不經過戰爭就得到該地區的統治權。當奪權戰爭降下帷幕,也就到了與這些傢伙全面清算的時候。
現在,只是開始。
所以,奴隸可以肆無忌憚的殺人,可以隨意玩弄看中的女人,可以衝進平民家裡搶劫。
這是他們現階段的權力,也是編組軍隊擁護蘇浩的動力。
這股可怕風潮的影響力是極其強大的。蘇浩把六萬奴隸戰士編成三個軍團,以瑪卡城為核心,開始向周邊地區不斷擴張。
撒威士城被攻陷了,城主威洛森男爵極其家人全部被殺。六千餘名守城士兵被俘,兩千餘人戰死,城內動盪持續了整整兩天。當孟奇商隊和蘇浩分派的行政官員抵達該城,屍體和血腥場景差不多就是瑪卡城此前的模樣。只不過,因為領隊“工蜂”堅決執行蘇浩的命令,大部分城內居民得以存活,被殺死的物件也經過奴隸甄別。此役,除了得到大量資源和金錢,蘇浩還得到兩萬餘名奴隸新兵。
斯蘭肯森莫城是東面方向的大城市。高大的城牆使進攻一再受阻。帶隊“工蜂”沒有當中表現出足以用拳頭砸毀城牆的強大實力,而是坐在後面冷眼旁觀奴隸士兵衝殺。兩萬奴隸軍團在進攻過程中損失過半。得益於事先組建的宣傳部隊,軍團秩序沒有崩潰,只是戰鬥力越來越衰弱。當奴隸士兵傷亡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時候,軍團長“工蜂”終於出手了。他獨力砸毀了南面的一整段城牆,被宣傳隊刺激得雙眼發紅的奴隸頓時蜂擁而上。城主韋隆伯爵被活捉,然後在廣場中央被一刀刀活剮凌遲。大